大秦嫡公子_第五百二十四章 斩草除根,掘贵族之源!(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四章 斩草除根,掘贵族之源!(求订阅) (第2/2页)

秦落衡话音一落,全场肃然,所有人都瞪大着眼,不敢出声,就算是陶舍、蒙毅等人,也低垂着头,眼中闪烁着阴晴不定的神色。

    前面萧何跟蒙毅无论如何争执,都争的只是田地分配时的时间问题,并不敢真的涉及到田地本身。

    因为若是提到田政,无疑会牵涉到长公子。

    这又岂是他们敢掺和的?

    只是他们都清楚其中利害,他们不信十公子不明白,但十公子却好似不在乎,直接说了出来,而且还直言要废除长公子力推的‘使黔首自实田’。

    这实在不由让人心慌。

    秦落衡长身而立,背对着众人。

    继续道:

    “不仅在楚地的‘试田政’要废除,而且要重新回归正途,将田地全部收归公有,再由朝廷将田地下发。”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h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一次大秦田政不准再有任何质疑。”

    “至于长兄那。”

    “我日后会亲自去解释。”

    “以兄长之气度,想必会明白,我的考虑。”

    “此外,这一次大秦兴师动众,就只为了诛灭楚地宵小吗?”

    闻言。

    众人眼露费解之色。

    陈平迟疑道:“公子莫非另有想法?”

    秦落衡转过身,眼中充满了凌厉和冷漠,肃然道:“除恶必尽!!!”

    “大秦要缔造的是一个真正的国与家。”

    “这次大秦兴兵万人,将楚地大小贵族一网打尽,除了早早逃亡的项氏,楚地大小贵族眼下已惶惶不可终日,但这就够了吗?”

    “难道这就结束了?”

    “在我看来。”

    “楚地之事还远没有结束。”

    “大秦从不承认什么贵族,之前不会承认,今后也不会承认,眼下楚地贵族竟皆伏诛,但贵族这种东西,就跟春草一般,杀不尽,除不灭,因何?”

    “就因为这片土地上有杂草生长的环境。”

    “这一次我既然来了,既然做了,那就再干脆一点,将楚地贵族的土壤彻底焚了,让楚地成为贵族的绝地,今后再也不能长出贵族的野心和环境。”

    听到秦落衡的话,在场众人脸色惊变。

    一时间。

    他们甚至感觉秦落衡有些陌生。

    也十分的疯狂。

    但他们也完全猜不到秦落衡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只是感到了一股发出心底的心季。

    蒙毅凝声道:“公子意欲何为?”

    秦落衡冷笑道:“我要在楚地点一把火,烧尽楚地贵族生长的种子,让这片大地彻底融入大秦。”

    “贵族?!”

    “该成为过去了!”

    “而今楚地贵族几如丧家之犬,但他们依旧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这样周而复始,非大秦所愿,也非是楚地民众所愿,因而除恶必尽,必须要将楚地贵族彻底扼杀。”

    “唯如此。”

    “才能缔造真正的国家。”

    “也才能让楚地彻底融入大秦。”

    “不分彼此!”

    “或许在你们看来,将楚地贵族一网打尽,楚地贵族就注定成为过去,但就算铲灭了宋氏、唐氏,依旧会有新的贵族出现,这些人秉持着三代理念,注定跟大秦不是一路人。”

    “贵族注定会再次成为动乱之源。”

    “大秦不想也不愿花心思在整饬这些上了。”

    “而贵族之所以有容身之地,就是有太多人信奉,地方不知多少民众为贵族走犬,甘愿效力,这种局面必须被打破,地方民众眼中不应该是贵族,他们是大秦子民。”

    “不该是三代余孽!”

    陈平深吸口气,眼神十分凝重。

    沉声道:

    “公子准备如何去做?”

    秦落衡狞笑道:“贵族的根基是田地,这次朝廷收获了大量田地,而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借田地之名,让大秦田政彻底深入人心,也彻底斩断贵族之源。”

    “田地可以给地方民众。”

    “但地方民众必须以秦人的身份受领。”

    “而且必须高声秦人,要当着其他人的面,去受领田地。”

    “我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分给他们田地的,不是楚人,不是贵族,而是大秦。”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

    “时势异也!”

    闻言。

    蒙毅若有所思。

    只是萧何眉头微微一蹙。

    萧何道:“公子想法甚好,只是这对贵族并无太多影响,当初朝廷同样是把田地分发给了黔首,但最终依旧被贵族强行霸占了。”

    “而且......”

    萧何迟疑片刻。

    缓缓道:“近日不少官吏上书,要求放回一些贵族,这次项氏等人谋害公子,固然是罪不可赦,但并非所有贵族都有所参与,因而在民间也颇为微议。”

    “公子当慎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