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秦皇权至上!(第一更) (第1/2页)
“大秦真的容不下贵族?”萧何道。 刘季沉思片刻,最终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我反复思考过,大秦的确容不下贵族,秦政本身就跟贵族背道而驰,就算这次秦落衡没有动手,下一次也一定会动手。” “我们之前都忽略了一件事。” “大秦要建立的是一个怎样的国度。” “这些问题其实从大秦的新政可以看出一定端倪,这些新政都出自始皇,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始皇帝的意志,始皇就是要铲除贵族,甚至还以此新建了一个家门阀阅。” “不过若我是始皇,同样也会这么做。” “贵族是一定要打击的!” 刘季的目光很凌厉,而且少有的严肃。 萧何问道:“为何?” 刘季道:“过去数百年是垂拱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我们都看见了,士大夫逐渐自立,甚至割据,听调不听宣,始皇是终结了这种乱世的人,又岂愿自己重蹈周朝之乱?” “士大夫贵族是始皇不能容的。” “当初士人盛会时,我依稀记得有人给我讲过,十公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若是真能实现,必然会出现一种情况,不断有底层人爬上去,然后经几世衰败下去。” “由此反复。” “这样的局面岂不比士大夫时代对皇室更有利?” “士大夫阶层不断轮替,也就意味着这些士大夫阶层,始终不能积蓄力量,这样的士大夫阶层,又怎么可能威胁到皇室?” “当年商鞅变法之后,秦其实就确立了这种制度,只不过当时只有秦一地,所以并未引起天下震动,但这种制度也给秦带来了勃勃生机,因为秦不拘小节,唯才是举。” “因而天下能人很多选择了投秦。” “原因很简单。” “因为秦不看出身,不看门第,不看贵贱,只看你有没有能力,你若是真有能力,那你就可以身居高位。” “这种情况随秦一统,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强了。” “而这就成了秦跟贵族的死结。” “贵族享受着生来高人一等的优越,这种优越感已有上百年,他们岂会甘于自己沦为过去被自己视为‘猪狗’的贱民一样?因而贵族是一定会反秦的。” “因为两者本就势如水火。” “秦政是在反对士大夫专政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必然要踩着贵族的尸骸建立起新制度,楚地这次的事,只是大秦进一步将自己的制度延伸到全国的一个缩影。” “这种情况绝不会消失。” “除非......” “大秦灭亡。” “亦或者贵族彻底覆灭。” “我之前一直也在思考,这一套体系究竟能否成功,但十公子这次的行为,却是让我不由多想了一些。”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h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过去是士大夫治天下。” “眼下十公子分明旨在凝聚底层,让底层跟士大夫阶层对立,有底层来吸引士大夫阶层的注意力,或许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法,但随着底层中部分人进入到‘士大夫’,这些人未必不会变。” “或许皇帝打压士大夫才是亘古不变。” “底层顶多就隔靴挠痒。” 刘季低垂着头,神色难得的严肃。 这段时间,因为在寿春郡任职,也是得以深刻的了解秦政秦制,加上他自身的领悟,渐渐明晰了大秦的运行体制。 大秦的所谓体制。 其实都是为一人服务的。 就是皇帝! 大秦所有的律法、政令,其实都在为巩固皇权,避免大权旁落,而且也一直在不断削弱朝臣权势,大秦的体制从始至终都追求的是大秦天下千秋万世,皇帝独御六合。 任何可能威胁到皇权的,都在被不断的削弱打压。 而且...... 刘季渐渐明悟了一件事。 为何大秦之前并不热衷于清除六国贵族,而是旨在于天下维稳,这其实未尝不是有原因的。 贵族的隐患是明面上的。 大秦内部的隐患才是真正致命的。 听着刘季的解释,萧何若有所思,随即也轻叹道:“是也,这些贵族生来高高在上,他们又怎么可能甘于接受现实?甘于去承认自己的确没落?” “秦容不下这些贵族。” “就算这次十公子不对楚地贵族下手,下一次大秦也定然会对其他贵族下手,而且是不死不休。” “秦政要的是士大夫轮替。” “以此来避免皇帝的权势遭受威胁。” “始皇帝是从乱世走出来的,他对周朝制度积弊是了如指掌,自然不想让自己亲手建立的大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