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假乱真!(求订阅)  (第1/2页)
    秦落衡入座。    他神色平静的看着许辛等人。    缓缓道:    “你们能这么想,我很欣慰。”    “相晁、吕卓等人,我都会上禀朝廷,以高一级的规格厚葬,他们的族人,也都会得到相应的抚恤金,他们是我大秦的功臣,我秦落衡又岂能让世人寒心?”    许辛连忙道:    “公子仁慈,臣替他们谢过陛下。”    “臣等感激。”    秦落衡看着许辛脸不红心不跳的模样,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这次做的的确不厚道,但他也没有办法,天下积弊良多,想要改变,必须要得到世人认可。    贵族、士人都对他无比忌惮。    不能为助力。    而他能做的便是拉拢底层民众,而底层民众的确最朴素,但同样也无比的现实,他们是谁赢,他们帮谁,谁给与他们好处,他们就偏向于谁,以他目前的权势,并不足以惠及天下万民。    因而只能另辟蹊径。    通过压榨剥削农家、墨家,来实现生产技术的突破,以此通过切实改变,来赢得万民信任,再借此助力其扩大声望和权势,用以抗衡朝堂的‘朝臣’跟天下的‘旧势力’。    这条路很难走。    稍有不慎,就可能倾覆。    只是楚地事变,给了他另一个方向。    通过土地改革来破局,他的确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楚地大施手脚,将楚地贵族几乎连腰斩断,也彻底赢得了楚地名望,将受‘旧势力’影响颇深的楚地,彻底变成了自己的拥趸。    但他毕竟只是一名公子。    过犹不及。    他做的事实在过了火。    也定然会引起朝堂内外一片质疑。    这种质疑声将会无比恐怖,就算是始皇也不一定能压下,因而他只能寄希望在尚书司上,好在尚书司的确给力,给了他另外的解决之道,只是这种成功终究是有点残忍。    因为是建立在血与火之上!    他原本心中还怀有一定愧疚和歉意的。    只是见许辛跟徐升等人这么快就因利益而摒弃了友谊,心中难免是生出了一些波动,但这缕波动一瞬即逝。    他淡淡道:    “我只是做了应做之事。”    “逝者已逝。”    “但他们的功绩当名垂于史。”    “等日后你们的成果陆续问世,并推广到天下后,你们的大名也当同时受到世人敬仰,更是当刻名于青石之上,大秦的万民都当知晓你们的事迹,也都该知晓,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闻言。    徐升跟许辛眼中一喜。    他们所图本就为名利,但世上有多少人能名留史册?又有多少人的事迹能篆刻在石碑之上?    之前他们其实并不敢生出这般妄想。    只是秦落衡一次次的提及,让他们的心也不仅澎湃起来,那可是名留史册啊,天下多少士人梦寐渴求之事?    他农家自先祖许行创立农家之后,共计有弟子上万人,但有多少人名讳存世?    无一人也!    而今他许辛却能名垂青史。    这是何等之荣耀?    而且许辛也在心中盘算过,若是把这半年农家的功绩,全部堆到自己头上,自己或许的确担得起‘再世神农’之名,因为他们农家在这半年真的对天下付出了太多。    不仅是人命。    更是各种技术上、耕具上、粮种上的各种突破,这些突破非是微不可查的突破,而是rou眼可见的突破,一旦新的播种方式传播开,新的耕具推广开,新的粮种扩散开,天下不知多少民众会因此受益。    天下不知多少人能免于饥饿,天下更不知能多活多少人。    而这都是他农家的功劳。    或许在过去。    他农家的确是沽名钓誉,也的确是借‘神农’之名,为自身敛财推名,但如今,他许辛扪心自问,他农家配得上‘农’这个字,也无愧为‘神农’传人。    甚至。    他自认功绩已超神农!    不过。    许辛就心里这么狂妄一下,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若这些东西都是出自自己之手,他的确敢这么张狂,但现实并非如此,技术、耕具、粮种的突破,是数以百计农家弟子的合力成果,非是他一人所为。    他只是占了为农家首领的便宜。    而这已足以令他扬名了。    徐升亦然。    墨家的成果看似没农家那么可观,但对人力的释放,以及对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那都是无比巨大的,只是这些东西,毕竟没农家那么直观,也还没有推广开,他心中多少有些不自信。    但若是真的推广开来。    他自信。    至少会让天下大为改观。    也会让本就疲乏的秦民,获得不少的休息空余。    而且像石磨、碾子、踏碓、独轮车等东西,一旦问世,可以让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