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  (第1/2页)
    汉兴郡的地形很是奇特。    虽然说汉水这条长江最大的支流,有流经汉兴郡。    但与汉中郡不同的是,汉水并不是流经汉兴郡全郡地界,它主要的流经地域乃是汉兴郡的西城一带。    汉水在流经西城之旁后,并没有一路东下经过上庸,房陵两城,而是在西城外的某个拐点突然改道,直冲下游的襄樊地区及南阳地区而去。    在这汉水水量充沛的春夏季节,西城与外界的联系在汉水的勾连下,都会变得十分紧密。    所以从地图上的距离来看,房陵城乃是距离荆州最近的一个城。    但是从实际行军速度以及联络沟通这方面来说,西城才是那个最有可能引入敌人的要塞。    历史上驻扎宛城的司马懿能够八日就急行军抵达新城之下,将孟达围困,借助的应该就是汉水水运的便利性。    他从宛城出发率军入西城,而后再顺游而下昼夜兼程才能做到这点。    历史上亦正是司马懿分出部分兵马给申仪,才让他死死挡住了汉中的魏延援军,让汉军没办法救援孟达。    正因为西城的地理优越性,所以申仪在历史上无论投降谁为主,立下多少战功,西城一地他始终都紧紧握住手中。    糜旸及邓艾等人,对西城的地理特殊性早就仔细了解过。    所以等申耽入营之时,糜旸在还没擒拿下申耽之时,他就赶紧命令张嶷率军北上抢先一步抵达汉水。    糜旸的目的是封锁西城有可能勾连南阳曹仁的渠道,并彻底封死曹仁在得到消息后,能够率军驰援申仪的通道。    当张嶷率领本部兵马驱使着战船,到达西城外的汉水流域之时,他便发现申仪早已在汉水流域外的各处险要建立了水寨。    水寨的建立有利于控制西城外的汉水,但因为申仪这时还未收到申耽被擒拿的消息,所以如往常一般,这时在汉水的各处水寨之中,申仪的兵马并不多。    在命探子探查到这个消息后,张嶷身旁的吕乂建议张嶷先封锁西城外的汉水通道,其余的行动等糜旸的大军到来之后再做打算。    吕乂有这个建议是因为张嶷的本部兵马只有三千,要想派兵控制住各处水寨,势必要分兵,分兵之下难免封锁西城外的汉水的兵力会减少。    万一申仪狗急跳墙率西城中的大军,勐攻汉水之上的张嶷所部,那么寡不敌众之下,张嶷是有可能守不住这条汉水通道的。    但吕乂的这个建议,却被张嶷所否决。    “若不夺水寨则汉水不稳,万一本郡消息为南阳曹仁探知,他抢先一步占据那些水寨。    那么汉水水利为曹仁大军所占,到时候将军前狼未驱,后虎又至,这将大大不利于将军。”    汉兴郡一直就是在前线的位置,在西城外的汉水下游,就盘踞着曹仁的数万大军。    鉴于这一点,张嶷不可能会放弃那些至关重要的水寨。    在张嶷对吕乂解释之后,他马上命令本部兵马一路前行,攻击那些申仪设立的水寨。    因为那些水寨之中的西城兵马,并没有得到申仪加强防备的指令,所以他们的防备并不严密。    毕竟申仪一开始设立水寨的最重要目的,便是防备下游的曹仁大军。    水寨中的西城兵马,将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下游,面对来自背后上游的张嶷大军的突然出现,他们是丝毫准备都没有。    在被突然袭击之下,加上张嶷的指挥有方,所以不出一日,那些申仪在汉水上所设立的水寨,尽皆被张嶷的大军拔除。    在夺得所有水寨的控制权之后,张嶷马上做出以下安排。    他命麾下士卒在水寨中各处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    他让最靠近南阳的那几处水寨之中,这些军事用具比往常中多了数倍。    最重要的是,他在各处水寨中的显眼位置,都插上了高高飘扬的“汉偏将军糜”的旗帜。    对于张嶷的这副做法,吕乂有所不解,他问询张嶷道:“军事贵密,今我军已夺得各处水寨。    为何县尉不偃旗息鼓,做出一副与往常无异的样子,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水寨各处遍插将军旗帜呢?”    对于吕乂的疑问,张嶷开解道:“军事贵密虽是不错,但是方才我军拿下各处水寨之时,并没有全部将西城士卒擒拿或者斩杀。”    “曹仁是知兵之人,因为西城的紧要性,他定然会在西城的汉水下游广布耳目。”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那些逃散的西城士卒为曹仁斥候所捕获,不久之后曹仁就会得知本郡变故。”    “曹仁帐下兵多将广,难免他在得知本郡变故之后,不会出兵朔水而上。”    “为了防备这点,我广布旗帜金鼓,乃是为迷惑曹仁,让其不知我军兵力多寡。    他在未完全探得我军虚实之下,便暂时不会轻举妄动。”    在张嶷这么说之后,吕乂的脸上方才有明悟之色,但是他还有一个疑问。    “曹仁被北人誉为“天人之将”,征战多年,经验丰富,且战功累累,县尉如何保证他会中计呢?”    在吕乂问出这句话后,张嶷抬眼望向头上的那面旗帜,对着吕乂言道:“因为有将军的威名在。”    听到张嶷这么说,吕乂的目光亦望向头上那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口号起兵,所以他自起兵以来,所有的官制以及规章制度,都按照大汉的标准严格执行。    因为今汉是火德,所以军中的一切旗帜及军服,都是绛红色。    看着那被红色所包裹的“汉偏将军糜”五个大字,吕乂的内心中露出安定。    这面旗帜在阳光的照耀下,旗帜上的绛红色似乎不是用染料渲染而出,而是由数万江东大军的鲜血而染成,显得十分亮眼。    天下乱世数十年以来,涌现出的名将并不少,但每位名将的用兵风格都并不一样。    有的崇尚以势压之,正面对决。    有的善于利用地势,临机应变。    有的讲究以快打快,直冲中军......    每个名将的用兵风格都不一样,而自公安一战以来,糜旸这位名将的用兵风格,给世人的印象就是善于冒险,犹如他的恩师法正一般。    当年魏王曹cao那句“吾收jianian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的感慨,可是为世人皆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