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  (第1/3页)
    面对着四方不断重重包围而来的申仪士卒,丁奉的脸上毫无惧色。    但虽然丁奉的脸上毫无惧色,他身后的数百糜军的士气却不如一开始那么高昂。    这数百糜军并不是畏死,他们本来就是公安城外死人堆中爬出的一众精锐,当初面对着十万吴军,他们亦曾勇敢冲锋过。    更何况还有着严厉的七斩令约束。    只是当敌人的数量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时,当己方的人数落于绝对劣势时,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军心士气当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丁奉久经沙场,他能清晰的把握住身后的士卒的心态变化。    在数百糜军的士气开始下跌时,丁奉似乎感觉到那道锐利果决的目光在注视着他。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先退入己方的阵型之中,而后他在众人的面前快速的摘下头盔,解开盔甲,在身上只留下一件防护要害的内甲。    当丁奉解开外甲之后,他身上那密密麻麻的伤痕开始出现在两军眼前。    那一道道伤痕,犹如毒蛇一般覆盖在丁奉的身躯之上,这是丁奉的过往,亦是丁奉的骄傲。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随后他捡起地上的一支长矛,怒目看向前方的敌军,大喝道:    “从来行阵,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    “公安将军在后,何惧之!”    在高喊完之后,丁奉便挥舞着长矛,主动朝着前方的敌军突刺而去。    丁奉乃是邓艾的副将,身为一营副将他的铠甲乃是在场糜军中最好的。    但上佳的铠甲在发挥着有优越的防护性的同时,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丁奉的动作。    当丁奉解开外层铠甲,只穿一件内甲冲杀入敌阵之中,由于阻碍他动作的束缚都已经解除,所以他的勇武比刚刚强上三分。    在他的前冲冲刺之下,很快他前方就有数名申军被刺倒在地。    而丁奉喊出的那两句豪言,亦无形在提振着己方的士气。    建立战功,封妻荫子!    特别是那“公安将军”四个字,落到身后的数百糜军耳中时,更是让他们反应过来,当初那个带领他们以弱胜强,威震天下的“公安将军”就在他们的身后。    他们的身后还有着近万援军!    若说卖命,这数百糜军士卒早就在公安时,就将自己的未来及生命卖给糜旸了。    在丁奉话语的激励下,又看着丁奉脱盔解胃悍勇无比的杀入敌军阵中的行为,数百糜军心中再无一丝迟疑。    眼前这位男人是他们的将军派给他们的统领,那他们只要跟随这位统领冲杀就好。    于是乎在丁奉冲入申军军阵中没有多久,他身后的糜军士卒放弃了圆阵的守护,开始变阵为攻击阵型。    他们跟在丁奉的身后,朝着前方的被上千士卒团团守护的申仪而去。    而这一幕亦正是丁奉想要的!    他知道糜旸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将数百糜军结成圆阵自守,是能撑到糜旸的援军到来。    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一旦申仪发现糜旸援军正在朝岸边快速赶来,那么他完全可以收拢士卒逃入城中。    那样的话,糜旸的打算就落空了。    唯有彻底打乱申仪大军的阵型,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这样才能让申仪没办法短时间指挥麾下士卒逃入西城中,这样才能完成糜旸的计划。    而要想完成这一点,有比直取敌将更好的办法吗?    在投效糜旸之前,他在吴军中有两项名声流传。    一个是先登破阵,另一个就是斩将夺旗。    刚才他已经为糜旸先登破阵了,现在是他为糜旸斩将夺旗的时候了。    既然他所效力的那人要将他当做诱饵,那他就要将眼中的这条大鱼狠狠咬住!    丁奉与数百糜军再次化为一体,朝着前方的申仪不断拼杀而去。    周围围上来的申军越来越多,丁奉与数百糜军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但这时犹如被海潮所包裹的数百糜军,却丝毫没有惧色。    他们就像一块充满棱角的礁石一般,在不断抵挡着申军冲击的同时,亦在不断的前进着。    也许这块充满血色的礁石前进的速度很是缓慢,但它前进的脚步却很是坚定。    丁奉手持长枪在数百糜军前方开路,他的勇武本就不低于一般勐将,否则过往在吴军中他也不能以勇武闻名。    他每刺出一枪,则必有一名申军倒下,他每挥舞出一道枪影,则必会有数名申军失去战斗力。    在他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冲击之下,他的身边出现了一片真空区域。    丁奉的勇武,不仅在极大提振着身后糜军的士气,更是让许多申军开始畏惧起来。    这时的丁奉,全身上下已经被鲜血所覆盖。    血液是鲜红的,是腥臭的。    当众多申军的鲜血洒在丁奉身上时,有许多鲜血落在他身上的伤疤之中。    众多血液顺着丁奉的伤疤,缓缓滴落在地上。    在鲜红,腥臭的鲜血映照下,丁奉身上密集犹如毒蛇般的伤痕,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    那一条条毒蛇在鲜血的诱引下,已经缓缓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它们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