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  (第2/2页)
胡乱猜测,从而在武当城中引发了什么流言导致人心不稳,那就不利于他接下来对武当的统治了。    糜旸虽然打算撤军,但好不容易拿下武当的他,是不会将武当放弃的。    武当城是南阳郡抵挡汉军的桥头堡,自然也可以作为将来糜旸进军南阳郡的据点。    这样的兵家要地,糜旸没有放弃的理由。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安抚好当地豪族很重要。    在安抚延平过后,糜旸对着延平问道:“卿需要多少时日,才能将粮仓中的十万石粟米运到船上?”    面对着糜旸的询问,延平脸上流露自信的笑容道:“将军请在县府中安坐,不出三日,平一定将十万石粟米尽数搬运至将军的战船上。”    在说完这句话,延平恭敬地对着糜旸一拜,然后便赶紧离开大堂召集其他豪族族长去了。    糜旸吩咐的事,他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看着延平离去的身影,糜旸脸上有着笑意浮现。    地方豪族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只要运用的好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也会非常大。    ...    汉延康元年九月,成都的汉中王王宫之中。    刘备正在处理着一封奏表。    这封是牂柯郡太守廖立上奏的,一封报告祥瑞的奏表。    在之前知道曹丕篡汉自立及天子刘协可能遇害的消息之后,成都中一直都有着大臣在劝进刘备。    成都作为刘备势力中的政治中心,当群臣劝进的风声从成都中传播出去后,在益州各地渐渐就有着许多,发现祥瑞的奏表传到刘备的桉上。    而在这封廖立的奏表中,他言及最近在牂柯郡中出现一只白鹿于水边饮水,引得郡民纷纷观看。    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种,即五个等级。    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级的瑞兆。    另外还分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四个等级。    而白鹿就是处于上瑞这个等级中。    再加上鹿这种动物有时代表着天下间至高的权力,所以每当有臣子劝进之时,总喜欢将出现白鹿当做一种劝进的手段。    而对于这些奏报所言及的祥瑞是否确有此事,刘备心知肚明。    只是世事如此,刘备纵然知晓真相,但他也不会对此事有所厌恶。    不过他对这种事,也喜欢不起来。    当看完廖立的奏表后,刘备脸色沉默的将手中书简合上,然后放置到一旁。    但是不久后刘备又打开了廖立的这封奏表。    刘备有这种举动不是因为他要回复廖立,他只是因为这封奏表所言及的白鹿祥瑞想起了一个人。    刘备伸出手摸向他的腰间,那里除了一封血诏外,还有着一封他最看重的年轻才俊的奏表。    当触摸到那封奏表之时,刘备的眼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将近半个月过去了,为何汉兴郡还无消息传来?    按照汉兴郡与成都的距离,子成那场大战的结果,就在这几日就应该有消息传来才是。    虽然刘备知道糜旸的谋划,并且为了支持糜旸的举动,还临时给了糜旸极大的权力。    但是为了保证糜旸的计划成功,所以在之前刘备只将此事告知了诸葛亮。    其他的大臣他一个都没有说,包括糜竺与糜芳。    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    现今成都中有着许多心向北方的益州大臣,一旦糜旸的谋划有一丝泄露出去,那么糜旸的心血都将前功尽弃。    为了防止糜旸的谋划泄露,刘备除了秘密下达过一道王诏之外,便再未向汉兴郡中派遣过任何使者。    所以说,刘备现在对汉兴郡的情况并不知晓。    刘备看向廖立奏表上的白鹿那两个字,他有些担忧的站起身来。    刘备的担忧不是因为他不信任糜旸,相反的他之前的种种举动都体现着他对糜旸的巨大信任。    刘备之所以会担忧,一个是因为前线迟迟未传来消息,他不知道情况。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糜旸不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子侄。    担忧出自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    在一般的情况下,刘备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所以哪怕他这时心中有着担忧,但他的脸上却表现出一副如常的样子。    这让大殿中刘备的侍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不知道为何刘备就突然站起身,负手踱步起来。    就在刘备以为今日又是收不到消息的一日之后,刘备的侍郎董允手中捧着一份木盒,急匆匆地在朝着大殿走来。    董允的急切神态,不是因为他收到了什么坏消息,而是因为他难掩心中的激动。    他的脸上洋溢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亢奋情绪。    董允在成都中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副不苟言笑,稳重得体的样子。    所以在以往,他的脸上是很难出现这样的情绪的。    在董允朝着刘备大殿上走去的一路上,路上的大臣纷纷用诧异的目光看向他。    今日这位董侍郎是收到什么样的好消息了,竟然会如此喜形于色?    难不成是成都城外,出现麒麟这种难得一见的祥瑞了?    董允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眼光,他现在只想快点将手中的木盒及一封战报报送给刘备。    在焦急的情绪下,董允很快来到了大殿门口。    身为刘备贴身近臣的他,可以不经传召就进入大殿中。    当董允的身形出现在大殿中后,他快步来到刘备身前的台阶之下,然后他对着刘备一拜后大声言道:    “殿下,糜汉兴大败曹仁!”    本来还在踱步的刘备听到董允这声激动的高喊后,他立马转头看向董允。    这时刘备眼神中暗藏着的担忧之色,在董允的这句话下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一种叫做喜悦的神情,开始浮现在刘备的脸上。    终于等到一直心心念念的消息,情感丰富的刘备难以控制住心中的情绪。    但是现在毕竟是当王的人了,刘备压住内心的激动,然后坐到了王座之上。    但他的目光一直注视在董允手中的那个木盒上,因为在那木盒之上摆放着着一封战报。    看着那封战报,刘备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之色。    糜旸的战报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而这封战报,才是他一直所期待的祥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