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  (第2/2页)
幅神色,傅肜马上又举出一个例子,那个例子的主人公叫孙桓。    当年孙桓不就是身为先锋大将轻率行军,从而被左将军糜旸大败最后悬挂在城头上吗?    当傅肜举出这个例子之时,傅佥脸上的若有所思之色,马上变成恍然大悟之色。    不能当孙吊楼,要学左将军。    在当初傅肜南下去长沙赴任之时,傅佥还特地前去公安城,前去瞻仰那至今留在公安城头上的那一根麻绳。    而因为当初糜旸的saocao作很是大快人心,所以在荆州的汉军中,就给孙桓起了个响亮的外号——孙爬楼。    这个称呼最早是从性格沉稳的关平口中传出来的......    可能在一众宿将眼中,他们的偶像是关羽,但是在年轻人傅佥眼中,关羽的形象太过高大,所以他的偶像是同为年轻人的糜旸。    见傅佥在听到他举糜旸破孙桓的例子后,马上就脸有恍然之色,傅肜的脸上露出一些笑意。    这小子,看来还是想去益北左将军那里。    知子莫若父,况且傅佥的这层心思并没有对傅肜有所隐瞒。    其实傅佥有这种心思很是正常。    身处乱世,凡有志向的男子皆想建立一番功业。    目前在大汉的数个都督区中,唯有益北与荆州两个都督区与敌人正面相对。    所以无疑在这两个都督区中,建立战功的机会最多。    而相比于上了年纪的一众宿将,年轻小将们更想去的是糜旸那里。    可能因为糜旸自身是年轻人的缘故,所以他提拔的一众将领大多年纪都不过而立之年。    在早已在荆州、益州传的沸沸扬扬的西城之战表功名单中,立下战功的益北将领,更是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这种事实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刺激着大汉许多有志青年的心。    在他们心中,大汉的益北都督区才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立功场所。    知晓傅佥这副心思的傅肜,在心中暗暗想道:    “等这场仗打完,就向左将军举荐佥儿吧。”    ...    虽然五千汉军的进军速度并不快,但在不久之后五千汉军还是来到了樊城之外。    在这一路上,傅肜的心中开始浮现一个疑问。    那就是为何这段时间来,他派出的探子都未曾探测到敌军的动向。    虽说他当初特地率军从汉水下游渡河,便是为了避开魏军可能的半渡而击。    但若是说魏军一开始因为他的举动无法得知五千汉军渡河的消息的话,当他的大军渡河之后,魏军是不可能探查不到他大军行踪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手中兵力不少的曹休却始终未派出一支魏军,对他的大军发起试探性的攻击,这让傅肜有些不解。    因为这与情报中所收集到的,关于曹休的性格介绍并不相符。    傅肜并不知道孙礼向曹休献的策,所以他的内心中有这种疑问很是正常。    其实当傅肜的大军刚刚渡过汉水的第二日,在樊城中的曹休就收到了这个军情。    一开始曹休的确是有想派军邀击傅肜所部,但是在情报中他了解了傅肜大军的行军情况,所以很快曹休便息却了这个想法。    他的用兵风格是一向刚勐不错,但是刚勐不是鲁莽。    明明已经知道邀击无多大用处,那么曹休就不会轻易去做这种事。    况且还在孙礼已然给他献了更好的策略情况下。    所以在得知五千汉军渡河之后,曹休只能暗暗感慨一句:敌军的先锋大将非庸人。    在曹休未派兵阻拦的情况下,傅肜成功率领五千汉军来到离樊城的数里之外。    在到达此地后,傅肜也不管曹休打的是什么想法,他马上命令大军开始安营扎寨。    不久后关羽的大军就会到来,在那之前他必须将大军的营帐安好。    在安营的期间,无论日夜傅肜一直领着亲卫亲自巡视诸军。    他担心的是樊城中的魏军,会趁着大军安营的期间袭营。    但是直到傅肜将大营立好之后,他所担心的情况也一直没有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肜心中也有些猜测出曹休的想法。    曹休是想借着守城之利,来耗退他们的大军吗?    在傅肜安好大营的不久后,关羽亲自率领的数万汉军来到了樊城之外。    等数万汉军尽皆入营之后,关羽马上召集诸将开始议事。    在关羽所率领的数万大军还未到达之前,傅肜就一直将他渡河后的,所探查到的一切情报报送给了关羽。    这便是先锋大将最重要的职责。    在傅肜的情报之下,关羽及刚刚到达樊城外的诸将,大致明白了目前樊城外的局势。    同时诸将心中也浮现了与傅肜一般的猜测。    孙礼的计策更像是阳谋,所以只要情报收集的够多够准确,汉军诸将虽然不能完全猜出魏军的意图,但猜出他们大致的意图还是不难的。    但阳谋之所以叫阳谋,本就是不难猜测,但却难破坏的一种计谋。    虽然当初樊城在关羽的围攻下残破不堪,但这一年以来在曹休的主持下,樊城的城防已经得到修缮。    最主要的是目前曹休手中,至少有着上万魏军。    城坚兵足,樊城这块硬骨头并不好啃。    甚至根据现有的汉军兵力,关羽要想如之前一般将樊城团团围起来也是一件费劲的事。    襄樊之战时关羽之所以能凭借三万大军,将襄阳与樊城团团围困,那是因为当时曹仁先吃了一场败仗,魏军死伤颇多。    最后曹仁只剩下不多的魏军困守在樊城中,关羽才做到的这一点的。    这场战役虽然未在史书中记载,但完全可以根据事实推断出来。    不然的话依曹仁当时的地位,是不可能就拿着少数兵力,等着关羽将他围困起来的。    既然时势不同,所以诸将开始纷纷建议关羽要早日攻打樊城。    否则的话一旦等贼军的援军到来,那么这场仗便更不好打了。    但是最后关羽却做出一个,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决定。    他下令诸军拔营向前,筑严围将樊城给围困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