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 (第1/3页)
在曹丕坐下后,曹丕的脸上流露出询问之色。 “贾公,武德侯如何?” 曹丕口中指的武德侯乃是他的长子曹叡。 听到曹丕问起自己对曹叡的看法,曹丕对面的贾诩摆出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似乎听不见曹丕的话。 但是曹丕深知贾诩为人,所以他继续开口说道:“当年贾公助朕登上太子宝座,因此朕继位后当即拜贾公为太尉以示酬谢。” “今贾公若能为大魏定下三代之君,朕保证大魏的后世之君定然会看护贾公后人。” 当听到曹丕做出这等许诺后,贾诩马上睁开浑浊的双眼对曹丕言道: “武德侯天资聪颖,见识卓远,来日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贾诩的话,让曹丕有些诧异,他没想到曹叡在贾诩的心中评价这么高。 只不过贾诩的才智他深知,对于贾诩的判断他当然是信任的。 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桉后,曹丕一时无言。 随后他便让贾诩离去。 而当贾诩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到门口时,曹丕的一句话突然传到贾诩的耳边。 “明日朕会让彦龙拟诏,加封平原侯为齐公,拜贾公你为齐公傅。” 曹丕的这句话让贾诩的脚步为之一停。 贾诩虽然已经年老,但在这寂静的大堂之中,曹丕的这句话他听得很是清楚。 但是贾诩仅仅只是迟疑一会,便又重新迈起沉重的步伐向外走去。 贾诩明白曹丕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 这是曹丕对他新的酬谢,同时也是曹丕交给他的一个任务。 或许是连场大败,让这位初登大位的天子意识到什么了吧。 在贾诩走后,曹丕在空无一人的大厅中独自起身,他的神色已然恢复了一片冷漠。 曹丕用手指摩擦着腰间的剑柄,他的佩剑乃是跟随曹cao数十年的倚天剑。 倚天剑跟随曹cao数十年,在随着曹cao地位权势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这把倚天剑亦渐渐被视为曹cao的象征。 在曹cao晚年时,他曾有一次在宴席上考教诸子,考试的题目便是根据他的佩剑“倚天”二字,道出己身的志向。 那时各大臣亦在座,而在曹cao的诸位儿子中有两人的答桉最为让人欣喜。 当时还是魏太子的曹丕的回答是:“长剑耿耿倚天外,愿以方地为车,圆天为盖,持剑讨伐四方。” 纵然当时曹丕的回答已然算得上惊艳,但是文采更胜曹丕一筹的曹植的回答更让人拍桉叫绝。 “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 志大四塞,愁不可长。倚天在手,天下皆拜。” 曹丕到现在也依然忘不了当时曹cao听到曹植的回答后,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满意与赞赏之色。 他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是,曹cao心目最理想的继承人。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继位后,他一直想通过建立丰功伟业,来证明自己乃是魏武帝的儿子当中最优秀的。 但两场大败无疑让他认清了一些事,同时也让他的心力更加疲惫。 曹丕手指摩擦倚天剑柄的速度越来越快,陷入往日沉思中的曹丕,似乎看到那个伟岸的身影正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脸露失望之色。 倚天剑所托非人了吗? 若是曹丕以往出现这种幻觉,他会因为心中对曹cao的畏惧而感到惊慌,但是现在已然成为天子的曹丕,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对于曹cao的敬畏已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种越发想证明自己的冲动。 在最后曹丕只是坚定地在心中言道: 父亲,宗亲已然不堪大用。 接下来,儿子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大魏带向一个崭新的道路。 现在他曹丕,才是大魏的掌舵人! ... 在自称帝建国之后,连续遭受两场大败的曹丕,对于张辽的此次出征很是看重。 因为看重,所以曹丕可以毫不犹豫的将三万中军的统领权交到张辽的手中。 因为看重,所以在张辽的出征这日,身为天子的曹丕亲自来到宛城外相送。 在张辽率军离去之前,曹丕多次紧紧握住他的手,还当众赐给张辽御衣,不断地对张辽施加恩宠。 现在的大魏,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纵算无法获得胜利,但只要张辽的援军能从旁策应,让关羽无法拿下樊城,那这样的结果对大魏就还是有利的。 所以现在的曹丕对张辽可谓是有求必应。 而张辽面对着曹丕对他的恩宠,自然也是表现得感激涕零。 毕竟曹cao在世时虽然也很看重他的才能,但是从来没对他如此恩宠过。 关于曹丕为何会对他如此恩宠,聪慧的张辽当然也知道,所以曹丕的表现无疑更加加重他对接下来征战旅途的重视。 而当出征的时辰已经到了之后,曹丕才满怀期待的地放着张辽离去。 随着张辽率领着大军离开宛城越来越远,曹丕的目光亦渐渐变得倏忽起来。 若天命在大魏,这一仗还望上天再帮大魏一次吧。 以往一向不信鬼神的曹丕,自篡汉称帝后却变得越加迷信起来。 而当张辽数万的大军的身影在地平线上完全消失后,有几名信使快速的出了宛城朝着益州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