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子担忧 关羽教旸 (第2/2页)
也不会有所罪责。 之前为了尽快赶来汉中,他都没好好休息过,现在刘备见糜旸不在的这段时间内,汉中的军政要务都无差错,他也就放心了。 他之所以一到南郑城中就检查汉中的军政要务,不是他不信任汉中的一众臣子。 只是他担心糜旸初次担任一镇都督,现在他又不在汉中,可能在事务的处理上有不周到的地方。 所以他想着为糜旸这个益北都督查缺补漏一下。 这是来自汉帝对冠军侯的宠爱。 在放心之下,刘备感觉到一阵疲惫。 所以刘备便挥手让大堂中的臣子们尽皆退下,他起身要前往内室中歇息一下。 在刘备的命令下,大堂中的各位臣子纷纷退下,而刘备也来到了内室之中。 本来刘备正要躺下小憩一会,但是这时一位内侍却突然进来禀报他,说是法邈有事要求见。 听到是法邈有事请求接见,刘备脑海中的困意瞬间消散。 法邈的这副举动,说明他有要事要禀报。 因为若是一般的事务,刚才在大堂中就可明言,又何必等众臣都退去后再对自己密奏呢? 在这种想法之下,刘备马上让内侍将法邈带进来。 而法邈在进来后,他先对着刘备行了一个君臣之礼,便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奏,递给刘备言道: “此乃左将军让臣转交给陛下的上奏。” 听到法邈这么说之后,刘备连忙示意内侍将糜旸的密奏呈上来。 刘备之所以会显得有些急切,乃是因为他知道糜旸为人,若不是有要紧的事,糜旸是不会上密奏的。 至今为止,糜旸一共就上过两份密奏。 一份是现今法邈呈上的密奏,一份是之前糜旸关于西城之战谋划的密奏。 虽然汉中的绝大部分臣子不知道刘备要来,但是身为糜旸在汉中眼睛的法邈是知道的。 而法邈目前手中的这份密奏,正是前几日糜旸命人快马加鞭送到汉中的那份。 因为知道糜旸上奏的肯定不会是什么小事,所以刘备在从内侍手中接过密奏后,他便快速的打开看了起来。 在这封密奏中,糜旸的言语很简短,甚至他的言语还是以猜测居多。 但就是看完这封简短却又模棱两可的密奏后,刘备却腾的一声从榻上起身,脸上布满了担忧之色。 刘备的这副表现,令法邈感到诧异。 刘备现今可是大汉天子,能让大汉天子表现出如此担忧的神态,左将军到底在密奏中汇报了什么事呢? 刘备在起身后,他的右手紧紧捏着那封帛书,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几乎是须臾之间,刘备就做出一个了决断。 刘备下令城外正在安营的上万羽林军马上集结,他要尽快到达樊城之外。 今日,汉天子刘备初入南郑,便又出南郑。 而能让汉天子刘备表现得如此急切的,在樊城外唯有一人。 ... 糜旸自到达樊城外后,便被马良告知了一个令他颇为担忧的消息。 而马良在告知糜旸这个消息后,便带着糜旸往关羽的主帐走去。 关羽早有命令,当糜旸到达樊城的那一刻,便让马良马上带糜旸去见他。 在马良的带领之下,糜旸来到关羽的大帐内。 当糜旸进入关羽的大帐中后,本来议事的帐内诸人一瞬间都将目光注视在他的身上。 相比于关羽眼中充满喜悦不同,其他诸将如傅肜、廖化、胡修等向糜旸投来的俱是钦佩的目光。 两场大胜,足以让任何人忽略糜旸的资历、年龄问题,将他由衷地当成享誉当世的一代名将。 对于周围射来的一道道钦佩目光糜旸没办法回应,但是对于属于关羽那道喜悦的目光,糜旸却主动将自身的目光迎上,他对着关羽一拜道: “左将军旸拜见大将军。” 面对着糜旸的拜见,关羽不禁抚须微笑起来。 不管目前糜旸取得的成就有多高,当初他可是自己一手提拔的。 有糜旸在,谁敢再说他眼光不好? 关羽挥挥手,让糜旸结束行礼,而后关羽指着身旁的位置言道:“等你许久了,快入座吧。” 快一年未见,关羽的声音还是那么淳厚,一点都听不出有病在身的样子。 其实刘备已然建立大汉,许多规章礼仪亦开始按大汉的故例实行。 糜旸是目前大帐中除关羽外官职最高者,按照礼仪,他坐在关羽下首第一位并没有问题。 但是现在关羽指的是他身旁的位置,很明显这不在正常的位次序列中。 只是对于关羽这有些“失礼”的表现,帐内诸人却并没有浮现诧异的神色。 就连糜旸亦是在关羽的指示下,快步来到关羽的身旁坐下。 刘关张三兄弟,看重的是大义,对于小礼小节,一向是随性的很。 关羽让糜旸坐在他身旁,是将糜旸当做家人,是对他的一种爱重。 而在糜旸来到关羽身边坐下后,虽然有着大帐内燃烧的炭火及木柴味的遮挡,但是糜旸还是闻出了关羽身上的药味。 虽然这药味并不大,但现在已经是寒冬季节,樊城外大风不断。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若不是近来时常喝药,是不会在身上留下长久不散的药味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糜旸的一颗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因为担心关羽的病情,所以在糜旸坐下后,尽管大帐中的议事已经开始,但糜旸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正在听取诸将汇报张辽大军动向的关羽,察觉到糜旸的心不在焉。 关羽似乎知道糜旸因何如此,所以他在诸将不注意的时候,轻声对着一旁的糜旸提醒道: “军国大事,要诀在于用心。” “接下来,你要好好听,好好学!” 关羽的声音虽低,但却很用力。 而当他的话传入糜旸的耳中后,顺利地将糜旸的全部精神都拉了回来。 从关羽的语气中,糜旸听出了他对自己的器重。 所以哪怕心中再怎么担忧关羽的病情,糜旸还是让自己打起精神开始全神贯注起来。 而关羽见糜旸已然恢复专注的神态,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随后他便在大帐中,详细分析起他对张辽大军动向的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