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云长晕厥 玄德得讯 (第1/2页)
关羽坚定又沉重的语气,令糜旸的心情一下子低沉起来。 只是虽然心情开始低沉,但是糜旸遵照关羽所说的那般,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 并且他在关羽的安排下,从他手中接过了关羽交给他的缰绳。 这代表着如今两人同乘的这匹骏马,是由糜旸来掌握。 亦代表着糜旸愿意从关羽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两个字。 关羽的传承既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同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责任也许在将来会压的糜旸喘不过气来。 但无论如何,在关羽对他有着那番期待时,糜旸愿意背负起关羽交给他的责任。 上传下承,代代不息,不一定要以血脉为枢纽,不一定要以制衡为保障。 只要有着十足的信任,那么专属于季汉的浪漫传承便会自发流淌在这世间。 而关羽在见糜旸自愿接过他手中的缰绳之后,哪怕他这时身体中的病痛越来越重,但他的脸上还是流露出笑容。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这笑容充满着欣慰。 关羽感觉到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乏累。 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在有心人的眼中流露出异常,关羽并没有下令打断这场宣扬武威的入城仪式。 只是在不经意间,坐在糜旸身后的关羽,将自己的身体往糜旸的背部又靠近了些。 而在关羽的动作之下,糜旸感觉到自己的背部有个宽阔的胸膛,正越来越无力的抵触在他的背上。 在察觉到这一幕后,糜旸好像是意识到什么一般。 他心中低沉的情绪已然转变为悲伤,而他的眼眶也渐渐变得湿润。 但是糜旸的反应关羽并不知道,他在教授完糜旸何为传承的真谛后,又强撑着身体对着糜旸继续说道: “荆州短时间内不会让你接手,但将来荆州一定是会你的舞台。” “当年我镇守荆州时,孔明曾告知我四字要诀——东和北攻。” “当年我初镇守荆州时,尚不明白其中真谛。我认为凭我的才能,哪怕是接连和孙权、曹cao为敌也是无碍。 我也更不认为,孙权会有能力谋夺荆州。而前年的襄樊一战,我却因为我的这两个想法差点犯下大错。” “而今日的两军会战,若不是之前你将江东打的元气大伤,为荆州暂时解除侧翼的威胁,想来今日的战局尚未可知。” “故而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你要牢记在心中。江东非速亡之国,孙权亦非可信之人,这其中的敏感分寸,你一定要把握好。” 当说完这番话后,关羽的喘息声已经越来越重。 并且一些被关羽刻意压制的咳嗽声,也开始出现在糜旸的耳旁。 在关羽出现这番反应的情况下,糜旸在无形之间加快了御马的速度。 他想早点带关羽到樊城的将军府中。 而关羽似乎也意识到他的身体越来越不乐观,所以他加快语气,好像要一次性将所有话都说出来一般。 “至于逆魏,今日一战虽是我军取得大胜,但逆魏国力雄厚,非一战便可灭亡之国。 故而将来我军面对逆魏时,应不可起轻视之心,须循序渐进。 在保障我军目前优势的同时,亦要不断打击逆魏的国力。 一战而灭逆魏非现实之事,但是我军将来若能把握时机,或可分解逆魏,再步步蚕食之。” “今日我对你说的话,你一定要记住了。” 关羽现今对糜旸所说的,乃是他以这数十年来的经验,总结出的针对逆魏与江东的战略。 虽然关羽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润色他的战略,但他的每句话都是根据当今的时势详细分析而得出,虽朴实却充满了高深。 而关羽将他用数十年心得总结出的战略一五一十的告知给糜旸,这代表着他在对糜旸倾囊相授,无一丝保留。 关羽的语气中有着为季汉未来的担忧,有着对糜旸的期许与看重,亦有着对自身战略的自信。 种种不一而同的情绪汇集成现今关羽复杂无比的语气,而后一字不落的飘进糜旸的耳朵中。 传承,并不只有志向,还有传承者的一切。 糜旸在听完关羽的这些话后,哪怕他极力在忍耐着不让自己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但是因为内心中的波涛汹涌,他的背部开始轻微抖动起来。 这是一种无声的悲泣。 如师如父,恩重如山,说的便是关羽与糜旸现今的关系。 而当与糜旸有着这样关系的关羽,说出犹如遗言一般的话语时,糜旸又岂会不感到悲伤难以自已呢? 因为关羽的身躯微微靠在糜旸的背上,所以糜旸身体的轻微异动,很容易就被关羽所感知到。 关羽在感知到糜旸身体的轻微异动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以为糜旸因为他所说的话,而感到有些紧张了。 毕竟他说的话虽然不多,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以及所代表的责任与义务乃是非常巨大的。 而无论糜旸在世间的威名有多么大,但是在关羽的心中,糜旸最初的身份却一直还是他的晚辈。 更何况自糜旸成为他的女婿以来,关羽就将糜旸当做了自身的儿子看待。 而在为人父的关羽眼中,将这样重大的一份责任与使命交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无疑是有些苛刻的。 只是虽然误解了糜旸的意思,但是关羽却如许多父亲一般,并没有责怪糜旸的意思。 相反的,关羽的心中还起了怜惜之情。 关羽的脑海中回忆起在糜旸年幼时,那时他与糜芳之间的争执还未起。 所以在领军的闲暇之余,他亦是有教授过糜旸等一众二代的。 例如糜旸的御术便是关羽所教授的。 在十数年前的新野城外,关羽教授年方几岁的糜旸御马之术时,第一次上马的糜旸因为紧张,瘦小的身躯亦是如现在一般开始抖动起来。 而当年关羽在察觉到这一幕后,他也并没有选择斥责糜旸,他只是站在马下对着糜旸用浑厚的嗓音宽慰道: “无妨,我们这些长辈会一直在身旁护着你们。” 当年正是这句话,才让糜旸恢复冷静,从而第一次尝试御马。 时至今日,虽然当年坐在马上的那个稚儿现在已然成长,并且有资格与自己同乘一骑。 但为了宽慰糜旸,关羽还是如当年一般对着糜旸说道: “无妨,或许将来很多长辈都会渐渐离你而去。” “但我们都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如当年一般一直看护着你。” 关羽充满慈爱的这句话,让糜旸御马的举动勐地一顿,而后他像是被风沙迷了眼一般,伸手擦拭了下眼角。 有些泪水是无法止住的。 幸亏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