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制掘根 群情激涌 (第2/2页)
于是就在邓艾刚刚表述完三长制的内容后,高台上的官员中立马就有一人起身呵斥邓艾。 这人名萧普,乃是沔阳萧氏的当代族长。 沔阳是汉中郡中除去南郑外最为富庶的县,而沔阳萧氏传闻更是当年汉相萧何的一支后人。 虽然这仅仅是传闻,但这不影响萧普的先辈利用这传闻为自己谋利。 沔阳萧氏扎根在汉中已有上百年,在这上百年的时间中,沔阳萧氏已经发展成汉中郡中的一个豪强大族。 当初糜旸因为沔阳萧氏的影响力,他为稳定汉中的人心,便征辟萧普为他的功曹。 功曹虽不是从事,但是萧普的实权却一点都不小,他的地位也与三从事并未差距多少。 所以这时候萧普才敢自仗身份,出来呵斥身为三从事之一,出身又不高的邓艾。 萧普会出来呵斥邓艾,除去感觉三长制会对自身的利益受到巨大侵害外,还因为他心中有着一种恐惧。 汉代实行的是名田制。 名田制虽与秦代的军功爵制叫法上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有着什么样的爵位,就拥有相对应量的田亩、仆人。 若有人实不符名,那无疑是犯了汉律。 萧普深知在过去的百年间,他的家族荫庇的人口何止数千,兼并的田亩何止千倾? 可是他现在却没有任何爵位在身。 在这种的强烈的实不符名的差距下,一旦被那些三长查出这件事,他整个家族都可能因此遭难。 三长制既对他家族的利益有着巨大侵害,又对他家族的存亡有着威胁,他不可能不出来阻止三长制的实施。 只见萧普起身之后对着邓艾大喝道:“汉家自有三老制,身为人臣岂可擅改? 你身为梁州主簿,不为牧伯献上良策稳定民生也就罢了。 现在竟然还想蛊惑牧伯背上不忠之名,你其心可诛!” 萧普一出口便是一顶大帽子扣向邓艾。 在对着邓艾怒斥的时候,他怒目圆睁,表面上像极了一位忠心护主的大臣。 可是面对萧普“忠心护主”的表现,糜旸脸上却流露有趣的神色。 他觉得萧普驳斥邓艾的理由很搞笑。 只不过这也不能怪萧普,实在是三长制这种制度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利国利民的好制度。 他就算想阻止三长制的实行,也不可能去睁着眼说瞎话。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想出这种理由来驳斥邓艾。 内容无懈可击,那我就从名义上让你无法实行下去。 选择这个理由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萧普知道邓艾是糜旸的心腹,他甚至也猜出今日邓艾有此建言,或许是糜旸的背后授意。 只是糜旸并没有选择亲自下场,那就说明他心中对三长制的实行还有着一些顾虑。 那么他现在的任务,便是要找出一个让糜旸无法忽视的顾虑,让他没办法实行三长制。 萧普自认为他所找的这个理由,足以让糜旸心中的顾虑无限扩大。 毕竟以三老为主导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大汉四百年以来都实行的制度。 四百年间,汉家天子都不敢对这点进行改动。 何况糜旸? 糜旸是他们的主,但同样的,他也是刘备的臣。 当萧普驳斥完邓艾之后,还未等邓艾申辩,只见找到主心骨的高台上大多数官员立马就随萧普起身,纷纷对着邓艾怒斥起来。 一开始他们或许还顺着萧普的理由驳斥邓艾。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吏加入,高台上人声鼎沸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邓艾的人身攻击。 邓艾的出身在当世,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让人攻击的点,更何况他还有着无法改变的身体残疾。 就在那些不堪的言论愈演愈烈,那些攻击邓艾的人想着用此言论打击邓艾内心的时候。 听着那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驳斥与羞辱声,邓艾却没有如常人所想像的那般退缩。 “出身寒微,人常常无法自己决定。但人却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美好的未来。 士载,我想明日你一同与我名留青史。” 这是昨夜糜旸在将文书交到他手中时,对他说的话。 想起这句话的邓艾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文书。 三长制这一利国利民的若能在他的建言下实行,那来日青书史笔之上,他邓艾必能载誉百世! 这不就是他一直想要的吗? 邓艾深吸一口气。 他看向周围对他不停攻击的“诸位梁州忠臣”,他没有选择退缩,他在众人的围攻之下反而大步朝着萧普踏进一步。 邓艾这极具进攻性的一步,不仅让萧普吓了一跳,就连其他正在围攻邓艾的大臣在看到邓艾不退反进后,他们的斥责的言语也纷纷一顿。 】 趁此时机邓艾反而对着萧普厉喝道: “三长制有何处改动三老制,萧功曹可否明言。” 邓艾虽有结巴,但只要他不是长篇大论,那他的结巴就不是很明显。 而且邓艾是亲自上阵杀过敌的,所以他身上自带着一股煞气。 当带着煞气的一声厉喝在高台上不断回荡时,反而是那些官员的身形微微退后一步。 众多官员有此表现,还有着一点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邓艾说的话他们无法反驳。 从实际上来说,三长制一旦实行,肯定会让以后地方豪强荫庇人口,兼并田亩变得极其困难。 但是难道刘邦当年就曾赋予三老这种权力了吗? 并没有。 诸侯王擅自如此做,都会被汉律处罚,何况三老。 这项权力是不能见光的,一旦见光,糜旸就更有理由对他们下手。 既然汉家天子从未赋予三老这种权力,那么以后将这项权力移交给三长,又有哪里改动三老制了呢? 邓艾的反问,让高台上百官员尽皆哑口无言。 自爆? 在场的人都没有这个勇气。 就在邓艾短暂镇住萧普等数十位大臣之后,法邈等糜旸的嫡系见时机成熟。 他们纷纷从座位上起身站到,这个为三长制在当世发出第一声的人的身后。 “主簿所献之三长制,于国于民有利,臣等请牧伯施行之。” 既然今日是来掘根的,那就必须趁热打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