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世界不可能是实验_第152章 离地球,只剩49个天文单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离地球,只剩49个天文单位 (第2/3页)

内的计算机水平不高——相比起42而言,在人类水平中,已经是天河级别的超级计算机,不然没有办法支撑这艘火箭的庞大及时数据运算。

    但这始终是一台计算机,而不是一台人工智能,底层逻辑还是编程语言,没有办法像42那样自主决策。

    丁仪需要cao控许多东西,来控制火箭的运行周程。

    所以,在火箭前进的时间里,他和墨欣桐需要轮流值班,每天仅仅有空隙时间可以让两人相处。

    不过,两人在双游子号就有多次模拟的经验,很快便熟悉了火箭内部的环境。

    “条件恶劣了许多。”

    当火箭离开冥王星的运行轨道,向海王星轨道方向前进时,丁仪喃喃说。

    身边,墨欣桐正在配合他,检查火箭燃料情况。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墨欣桐轻声地说,也不算安慰丁仪,属于两人的日常聊天搭话。

    她现在的情绪好许多了,因为火箭上需要处理的事物增多,她因为离开双游子号产生的眷恋情绪很快淡去。

    目前,两人心里只有一个目的:

    前进,回到地球去。

    ……

    49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如果在双游子号上,只是一段很短的距离,可以用很快的时间走完。

    但在这艘用化学燃料作为动力的火箭上,就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距离了。

    如果以人类目前所拥有的火箭航行速度来计算,从冥王星回到地球,需要花费的时间得好十几年。

    丁仪得出上面结论是根据旅行者一号进行推导的。

    目前,由人类发射到太空,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探测器,便是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在2019年时,已经来到太阳系最外层边界,距离地球211亿公里。

    单位换算后,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相当于在40年的时间里走了141个天文单位。

    旅行者一号的速度为17.043公里/秒,也就是说,如果以旅行者一号的速度行驶,丁仪和墨欣桐所在的火箭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走完49个天文单位,回到地球。

    但是,在实际中,肯定花不了这么多的时间。

    目前丁仪和墨欣桐所在的火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火箭,42和观察者还是关照了他们,在动力驱动层面上,虽然使用的仍是化学燃料推动,但效果和动力比传统火箭要强悍许多倍。

    能够在使用同样燃料的情况下,提高到更快的速度。

    不需要花费十多年的时间走完这49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只需要一年不到的时间。

    一年的时间,对于两人而言是十分轻松的,起码在身体机能的反应上,是几乎等同于转瞬即逝,对身体没有什么大影响。

    仔细看去,丁仪和墨欣桐两人的外貌和登上双游子号时的外貌没有任何变化。

    身体上所出现的肌rou变化、线条变得更美观都是形体上的变化,身体年龄没有一丝变化,准确而言,没有一点衰老的痕迹。

    丁仪和墨欣桐对视一眼。

    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在42号气泡的那一天。

    两人躺在纳米床里,望着头上的纯白色天花板,完全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但两人的身心慢慢松缓下来。

    伊甸园42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准备将你们两人的身体年龄回调,需要回调到哪一个阶段呢?”

    观察者也出声:“十八岁的身体状态?”

    “会不会太年轻了……”

    丁仪喃喃一声,他已经不是十八岁的少年。

    在心理年龄角度上,从大的方向讲,他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心理年龄的人,虽然绝大部分都隐藏在大脑里;但从小的方向来讲,他也已经在42号气泡度过了七八年,实际经历的时间远远不止十八年轮。

    成熟的心理年龄,却有一个年轻的少年身体,这合适吗?

    “就十八岁。”

    丁仪犹豫的时间里,墨欣桐斩钉截铁地回答。

    “那需要定格吗?将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定格起来,使细胞衰老的速度变慢,同时增加可备用的元细胞。这样一来,你们的身体衰老就会减缓很多,身体百年的变化可能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变化。同时,这些备用的元细胞可以在关键时刻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种类细胞,身体细胞癌变等状况基本不会出现。”

    丁仪震惊起来。

    比常人慢这么多倍的衰老速度,再加上极大程度减少疾病出现的元细胞,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在人类种群里实现了永生!

    “我还以为,当时只是说说笑而已。”

    墨欣桐显然也惊讶住了,她记得自己说过这种话,那时候躺在雪地上,和丁仪打闹着说要永生,然后回到地球去,成为最逍遥自在的两人。

    这些话都在伊甸园42的监听下,观察者想到得知并不难。

    “现在有一个机会给你们选择。可以不是说说笑。”观察者的话慢慢传来。

    丁仪和墨欣桐明白过来,如果是观察者愿意将两人送回地球是基于他们从中子星带回能源,那现在这个机会,极大可能就是他们这场实验顺利结束后的一个特殊报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