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志怪:从养生拳大成开始_第一百八十一章 祝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祝寿 (第1/2页)

    “既然你先入门了,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师姐了。”沐武独断专横的宣布道。

    雷虎知道此事之后有些失落,沐武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还没入门?”

    “是的,师父,我……”雷虎刚想解释,就被沐武打断了。

    “炼精化气本质上就是和身体抢夺养分,最重要的是压制身体的本能。”

    “而作为高阶武师,在步入四炼大成,能够对自身把握入微之前,做到这一点反而要比普通人更加困难,因为高阶武师的身体更加强大,本能也更难以克服。”

    “是,师父。”雷虎闷声闷气道。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虽然普通人在入门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但是炼精化气本质上就是将体内的养分气血转化为【炁】,这一点武师反而会有极大的优势。”

    “如果炼精化气时间太久,反而会导致身体亏空,你身为二炼大成的武师,能够炼精化气的时间是普通人的十几倍,你不必担忧这么多,后来居上是必然的。”

    沐武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顺便再将一股【炁】渡了过去。

    “去吧,对了,你师姐想要执掌这个周府,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到时候你记得帮她一把。”

    “是,师父。”

    ……

    古溯城,城南酒楼

    整座酒楼都被包下,来往之人络绎不绝,豪商官吏比比皆是。

    这座酒楼被人包下的原因乃是今日冯家家主冯九郎的六十大寿。

    这冯九郎也是个奇人,早年曾是北地的一位参客。

    所谓参客,顾名思义就是在北地采摘和贩运人参的商客。

    北地人参在大溯相当有名,年份越久的老参就越是值钱,一株品相上好的人参能值千金。

    但一来北地地广人稀,而卖的上价的老参大多位于深山老林之中,期间不但有成群结队的野兽出没,而且还有堤防其他的参客偷袭。

    毕竟在深山老林之中,把人杀了,连埋都不用卖,随便一扔,要不了多久,就会有野兽闻着血腥味赶来,野兽们可不会放个这大自然的恩赐。

    因此,参客们大都有几分武艺在身,而且手上都沾过几条人命,而那冯九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在北地最危险的并非野兽,或者同行的参客,而是北蛮,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大溯的北方和前世中国一样,是一大片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族被大溯人称之为北蛮。

    每隔一段时间,北蛮就会南下,来大溯劫掠。北蛮多骏马,靠着骑兵的机动性,一旦被攻破了城之后,他们就会洗劫城里的百姓,从金属盐巴,再到妇人少女,他们什么都抢。

    向珊继位十来年后,北蛮的大单于就发动了一场南下劫掠。

    此时,向珊正好需要想办法来增加自己的政治威望,她下令让雷火军和天机军,坐上皇室墨院研发出来的蒸汽运兵车,御驾亲征,前往大溯北方。

    靠着蒸汽科技和火药武器,硬生生在平原上将北蛮击退,还杀死了这一任的大单于。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向珊下令不准接受投降,大规模的屠杀北蛮。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人权思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才是主流,所以连朝堂上的士大夫们也没有反对。

    在御史的笔下只有很简短的一句话,

    【新溯历七年,神武帝远征北蛮,大胜。故此下令,凡北蛮者,无论男女老少,皆斩。】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一句后世很常见的成员来形容,伏尸百万,血流漂橹。

    顺带一提,这并不是夸张的手法。

    那场战争持续了五年时间,或者说单方面的战争,结束的原因则是因为户部尚书上奏。

    不能在打了,国库没钱了。

    毕竟,皇帝派出去的军队人吃马嚼的要求,子弹一发发打出去也要钱。

    子弹是铜制品啊,在大溯,金属货币还在使用,铜真的是可以直接铸成钱币的啊。

    真·战争打的都是钱。

    不过,这一站确实起到了向珊想要的效果,北蛮几乎被灭族,往后足足有百年时间,北蛮再也没有大规模南下劫掠的现象出现了。

    直到最近几十年,过去了三四代人,北蛮才稍稍缓过了些气来,经常见识到有零零散散的北蛮武士南下。

    而这些北蛮武士大都是在部落首领的争夺之中失败,被逐出部落,在草原上流浪。

    因为北蛮人一直有着全民习武的习惯,他们往往实力大概是身负千斤之力,也就是二流高手的水准。

    而大溯又经历过神武灭武,江湖之中一直青黄不接。

    再者说了,现在大溯因为火器的普及,已经不占据武力优势了。

    各位看官可以简单理解武师们从中世纪西方的骑士阶级,转变为中国清末时期依附权贵的武术家。

    所以,练出一定名堂的武师们都去了相对富硕的南方,在这苦寒之地,自然没有什么高手,北蛮武士来这里纯纯属于不讲武德的炸鱼塘行为。

    之前说过了,大溯北方地广人稀,又没有什么名家好手,而来此的北蛮武士们只要不停的流窜作案,不被装备了火枪的正规军们包围。

    几个装备了简易火器,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捕头,很难是他们的对手。

    当地官府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干脆对他们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到了现在,因为火器制造技术的流出,这条禁令已经名存实亡了。

    向珊得知此事后,也很是头疼。北蛮武士的问题就和蚊子块一样,为其大动干戈又不值得,防那你不管的话,又相当膈应人。

    她干脆用了一个官僚们常用手段之一——向下加码。

    她将北蛮武士的人头数量作为当地县令、郡守的考核标准之一。

    当时地方官员并不能直接调动地方军队,靠着手下的几个捕快和巡检绝对不是北蛮武士的对手。

    但因为北蛮武士的面容和中原人不同,又没办法杀良冒功,只能发出悬赏让北地的武术家出手。

    而其中冯九郎就在这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