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告诉你们,什么叫技惊四座(求订阅!) (第1/2页)
,重生后,我对古玩价值了如指掌 怎么回事呢? 懂一些清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墉就是电视上演的“刘罗锅”,他在世的时候,已经非常著名了。 刘墉与翁方纲、铁保、成亲王并成为清代四大书法家,合称“成铁翁刘”。 在当时,上门向刘墉求字的人太多了,连他家门槛都踏破了,搞得他十分头疼。 好在,这刘罗锅“家有三姬”,也就是三个小老婆。 这三个小老婆不得了,才华横溢,书法精湛,号称“皆可代笔”。 刘墉实在忙不过来了,便想了个sao办法,让这三个小老婆去给他代笔写字。 所以说,后世传下来的所谓“刘墉真迹”的字画很多,但没几张是他本人写的。 如果那字画不是假的,不是后世有人仿写的,那多半就是某位小老婆写的。 也难怪坐在台下的拍客们不感兴趣。 一方面实在是被蒙了好多次了。 另一方面,字画鉴定是古玩鉴定中最难的,没几个人懂,打眼的人多,真正能买到好字画的人很少。 田海涛不屑地说道:“什么刘墉的真迹,我看就是随便找个人仿写的,这种事我见多了!” 罗宇洋笑而不语。 不过,如果是刘墉的字画,那很适合作为贺礼送给唐康时祝寿。 想到这里,罗宇洋便起身往台上走去,反正上去看看也不会少块rou。 田海涛实在没兴趣,也没有跟过去。 众人看到罗宇洋上了台,议论纷纷。 “看到没,这小伙子毛就是没长齐呢,还真去看了。” “要不骗谁去啊?骗的就是他这样的小菜鸟。” “对了,刚才那鎏金佛像是不是就他买的?这也太傻缺了吧?” 在台下座着的马德高和冯桂友都乐得不行,笑得合不拢嘴。 马德高说道:“这个叫罗宇洋的,是不是已经蠢到一定程度了?” 冯桂友说:“我估计啊,自从上次他在我那里捡了个大漏,心里已经极度鼓胀了。” 马德高冷冷一笑:“我们就看他怎么出丑吧。” 现在的罗宇洋脸皮厚着呢,根本就听不到台底下再说些什么,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这幅字画上。 这张字画的装裱还不错,装裱师的水平应该不比秦名扬差多少,而且用料极好。 再看这字,罗宇洋不由地点点头。 温柔敦厚,用笔圆润,不是很肥,墨色凝重,带有明显的馆阁体的风格,这完全符合刘墉帖学书法的特点。 这字画整体很长,要四个平尺左右。 一般的字画是按照平尺为单位,去计算价格的。 如果是真是刘墉真迹,那确实很有价值。 罗宇洋看了一眼落款,仍然是“刘墉”二字。 突然,罗宇洋心中一动。 在罗宇洋的“大师级古董鉴定”知识中,绝大部分刘墉的代作、伪作都是以“石庵”作为署名和落款的。 而刘墉的真迹,往往都是署上“刘墉”。 罗宇洋再仔细看这字画的纸张,描金蜡纸…… “人间估值系统”发动。 【估值物】:刘墉真迹 【状态】:保存完好 【材质】:铜:85%;金汞剂:10%;绢布:5% 【价值评估】:5/10 【收购底价】:51000块软妹币 【售出底价】:85万块软妹币 看到“作者”和“售出底价”,罗宇洋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张“刘墉真迹”,罗宇洋是要定了! 拍卖师大声说道:“好了,这幅刘墉字画真迹开始进行竞价,起拍价格为……五万块软妹币,每次加价不低于一千块软妹币。” 拍卖师话音刚落,台下就是一阵乱哄哄的议论声。 “有病,本来就是张假字画,还定几万块的起拍价,千八百块或许有人要。” “这要是不流拍,我就去吃屎!” “你可别这么说,万一真有人拍呢?” “那我就真去吃屎!” 众人说话间,罗宇洋举起了手:“五万一千块!” 全场哗然,特别是那个要去吃屎的,完全是愣住了。 谁会想到,还真有人花几万块钱去拍这么一张代作、伪作字画。 拍卖师一看,还真的有人出了价,马上连喊两声,果然没人接话。 “啪”的一声,落锤了。 拍卖师大声宣布:“刚才这位小伙子,恭喜你,这幅刘墉字画真迹,是你的了!” 田海涛忍不住说:“喂,罗兄弟,你没事吧?这明显不是真的。” 罗宇洋微微一笑:“田老板,相信我,这一幅是刘墉的真迹,货真价实……” 田海涛大惊失色:“啊!?” 坐在那边的马德高斜着眼看了罗宇洋一眼,就像是在看一头蠢猪似的,然后转头对冯桂友说:“冯老板,我还真佩服你。” 冯桂友奇怪地问:“马老师,怎么了?” 马德高笑着说:“当初,你是怎么让这样的蠢蛋在你那捡漏的?” 冯桂友苦着一张脸,说:“这个……一时糊涂,让这家伙钻了空子,还真是不好意思……” 马德高摇了摇头:“这样的人居然还搞收藏,简直是对真正收藏家的侮辱。” 冯桂友深以为然:“马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冯桂友朝马德高竖起了大拇指,马德高则是一副沾沾自喜的表情。 那边田海涛一直在拉着罗宇洋问东问西。 你怎么就知道那是真迹? 你确定吗? 到底要怎么判断刘墉字画的真伪? 罗宇洋笑着说:“一会拿到字画,我来给你讲一讲就知道了。” 地下拍卖会又拍了几个老物件,罗宇洋和田海涛都没有出手。 那边的冯桂友倒是又拍了个明代永州窖的瓷碗,花了十来万块软妹币。 拍卖会结束了,罗宇洋和田海涛一起去付钱领东西。 流程跟个人交易差不多,基本就是在通用版的“文物转让书”上签字画押按手印。 田海涛喜气洋洋地拿了自己拍到的物件,特别是那件雍正官窑的茶叶末釉的砚滴。 田海涛拿在手里,细细把玩,真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