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偷换概念  (第1/2页)
    王牌经纪人从女团开始创团第四百五十二章偷换概念“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把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故事,我不清楚徐清为什么要写李水花这么个角色。    一个女人,被迫辍学。    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随后丈夫又残疾了。    李水花的生活仿佛就是各种苦难的集合体,她出现的镜头中,无一例外的是在受挫,受挫,再受挫。    她不值得被赞扬,甚至不该出现在屏幕上,除了赚上大众几滴不值钱的眼泪,我看不到她存在的任何意义,或许唯一的意义是让徐清旗下的那个女艺人胡馨展现一下她那还算及格的演技?    如果是这样,我看以后徐清笔下苦大仇深的女性角色还会更多,毕竟胡馨可能善于表达这种类型的人物。    可要是为了展现演技而刻意去塑造一个没有意义的角色,这种行为值得提倡吗?是一个被吹嘘为才子的文化工作者该干的事情吗?    这位才子似乎很想告诉大家,一定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李水花苦过之后,生活会好起来的。    可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更不应该被赞美。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不应该享受快乐吗?    难道不应该赞美幸福吗?    为什么非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呢?    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于大众社会的愚弄,愚弄的告诉大家,你们要好好吃苦。    可人为什么要吃苦?    难道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是为了吃苦的?    也许有人说,你们喜欢李水花是喜欢她在苦难中向上的精神,可我还是想问一句,是不是非要在苦难中才能有向上的精神,人处在幸福中就不能向上了?    这种观念是不是太过可笑?    这简直就是我们文化中的糟粕,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你们了解美国和欧洲各国人们的想法,那伱们····”    视频里,一个带着眼睛的胖男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这是一个相当有名气的文化工作者,音乐人出道,后面开始讲历史人文,有大量的拥趸,他叫艾景坤。    在《山海情》播放到五六集的时候,在《山海情》蝉联日收视冠军的时候,在大家继续讨论这个剧情以及李水花的时候。    这个叫艾景坤的胖男人站了出来,对于李水花进行了一番“清醒”的批判。    视频借着《山海情》的热度以及他本身的知名度,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曝光,相当多的人都在看。    看完之后,更是展开了大量的讨论。    有的人觉得艾景坤说的不对,有的却认为艾景坤说的对,尤其是艾景坤本人的账号下面,支持者的评论,始终处于高位。    【我真的笑了,非要让李水花吃尽苦头才能给她一点甜头是吧,就像是一种要饭的感觉】    【你们看了剧吗就在这里逼逼?】    【这种烂剧还用看?光看你们无脑吹就看饱了】    讨论的越多,讨论的话题就开始扩大化,渐渐地从李水花这个角色该不该出现,变成了《山海情》拍的到底有没有意义?    为什么要去拍一堆人过的有多难呢?    这有什么意义?    更有甚者跑出来蹭热度搞了个还算有热度的视频,在这个视频里,他也在和艾景坤一样侃侃而谈。    “外国着眼未来,我们沉迷过去,这种过去奋斗的剧拍的还不够吗?除了歌功颂德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就不能拍一拍对未来世界的展望?    有句话我其实不想说,但今天我憋不住了,为什么美国就很少拍历史剧?我们的历史剧却一年一年的扎堆出现?    各位,现在知道差距从哪里产生的吗?    就是因为人家向前看,我们向后看,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家的优秀,我想,我们需要反思···”    其实这种反调和说法,徐清早就能预料到,一个东西火了,自然会有人去找毛病,那找毛病的角度自然是五花八门的,黑不黑的翻先放一边,只要能带偏一部分观众就可以了,反正日子还长,今天一部分,明天一部分,迟早弄的大部分观众都会对这个剧产生厌烦。    但说来说去,核心的方法无非就是偷换概念加上胡搅蛮缠。    这其中有的人就是为了唱反调高热度,有的人纯粹是因为收了钱,至于这钱是来自竞争对手,还是国外的养狗经费,就不清楚了。    不管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