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奴牙郎_第208章 粮荒(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粮荒(中) (第2/2页)

钧奇道:“为何不可?”

    李长史:“赈济仓应对天灾饥荒,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开仓!”

    周钧细观李长史脸上神情,只见后者表情和动作之中,有着心虚和紧张的迹象。

    周钧心中狐疑,于是又向李长史诈言道:“莫不是赈济仓有何变故……?”

    李长史眼睛不自觉看向上方,口中又说道:“哪有什么变故?周监丞莫要胡言乱语!”

    周钧见状,心中一沉。

    出了都督府,周钧骑在马上,看到大街上买粮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又见坊间有百姓家中无米,苦苦哀求邻人借粮,心中哀叹。

    回到金宅,周钧坐在堂中,回想着与李长史的对话,心里的不安慢慢扩大。

    他思前想后,先是找到了凉州的舆图,接着出言招来了金凤娘和申叔公,开始商讨粮荒一事。

    周钧首先说道:“凉州城中的粮荒,怕是有人趁着大军开拔,恶意屯粮,又故意抬价所为。”

    金凤娘将怀中的朝暮,交给一旁的绣娘,开口说道:“这几日来,妾身也觉得不对,市集上但凡有粮出售,不管价格高低,总有人一次全部买下。”

    申叔公沉声说道:“八成是粟特人。”

    周钧心中隐约也有此想法,听见申叔公说了,轻轻点了点头。

    申叔公又说道:“粟特人为了得利可以不择手段,眼中丝毫没有恩义荣辱。他们又抱团排外,视他族为草芥。”

    周钧仔细思虑了一番,朝金凤娘和申叔公问道:“倘若现在派商队,出城购粮,何日可归?”

    金凤娘用手指着舆图说道:“倘若想要购粮,出城有三条商路,分别是向西去往张掖,向南去往鄯州和兰州,还有向东去往会州。”

    “但是,眼下是春夏之交,其它州府的市集上,存粮本就不多。而凉州城人口又多达二十万,这三条商路能运来的粮食,对于凉州城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倘若是粟特人在屯集粮食,他们肯定会派出商队和部曲,在这三条商道上设卡,一边在城外收购粮食,一边阻止城内出行购粮。”

    周钧看着舆图,问道:“除了这三条商路,难道就没有其它通路了吗?”

    金凤娘紧锁眉头。

    申叔公却突然开口说道:“其实,还有一条商路。”

    周钧和金凤娘闻言均是一愣。

    申叔公:“只不过,那条商路在汉朝时还有商队在用,现在却已经荒废多年了。”

    周钧连忙出言询问。

    申叔公将手指放在凉州城的北面,在一片大漠的包围之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地名——白亭。

    申叔公:“汉朝与匈奴互市时,在凉州城北的白亭设有一互市镇。而如今,大唐与漠北互市,大多以朔方的西受降城,取而代之。所以,白亭的互市镇已经逐渐弃用,成了白亭守捉。”

    周钧:“您的意思是,从白亭向北,可以与漠北诸部互市?”

    申叔公点头。

    金凤娘问道:“但是,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白亭周遭皆是大漠,如何寻找商路?”

    申叔公:“十几年前,某曾带着金家商队,走过那条商路。”

    周钧听见,心中不禁暗叹,原来金家还干过走私的买卖。

    仔细看了看凉州城北方的白亭商路,周钧又把赫达日喊了过来,朝他问道:“眼下是春夏之交,漠北各部的粮食,可有富余?”

    赫达日不明白周钧为何要这么问,但还是老实答道:“春天刚过,草原上的牛羊食物充足,正是长rou生膘的时候。”

    周钧又朝赫达日问道:“漠北距离凉州最近的牧场,在哪里?”

    赫达日看着舆图,指了一个地点,那里是浑义河以南,峡口山以东,距离白亭大约六百多里。

    周钧算了路程和时间,接着用手指敲着舆图,朝赫达日说道:“你帮我用海东青向回纥部送一封信,信中就说我愿意以云茶换取漠北各部的粮食,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周钧说完,又看向申叔公。

    后者说道:“老夫这就去安排商队,尽快赶往白亭。”

    周钧又对赫达日说道:“你与申叔公一起去,这样入了漠北,也好有个照应。”

    赫达日挠头说道:“周二郎,你手中的云茶,不是都卖给了朔方军?哪有闲余再去交换粮食啊?”

    周钧笑道:“我现在手头没有,但以后总会有吧,先欠着以后慢慢还上便是。倘若有人不信,你就再写上,王都护愿意为我作保。”

    赫达日想了想,觉得在理,就应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