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6章 应阵 (第2/2页)
会,有官员提议,加强京畿地区的防卫,防止再出现敌情。” 周钧看着孔攸的表情,沉声问道:“提议加强防卫是假,实则是另有所图吧?” 孔攸:“陛下所言极是,鉴于这次行刺,与北衙禁军有关,这些官员建议更换所有与犯事者有关的官员。” 周钧:“犯事者?就是刚才那些外职入京的人?看起来……有人想要趁机夺取北衙禁卫的兵权。” 孔攸:“不错,追查谋刺不过个幌子,有人想要夺取兵权,才是真正的目的。” 周钧:“提议更换北衙将领的官员,都是些什么人?” 孔攸:“有刑部侍郎王本敬,工部员外郎冉徐,左散骑常侍闫士让……” 周钧听着这一长串名字,心中一点点沉了下去,问道:“领头的是谁?” 孔攸抬头看了一眼周钧,平静说道:“辅国大将军骆安源。” 周钧怔在原地,盯着孔攸,沉默了下来。 过了良久,周钧咬着牙,一字一句的问道:“骆家近日,有何动作?” 孔攸:“吐蕃人行刺的当日,除了负责带领车队的京兆府尹周尚,骆将军是第一个领兵赶来现场的。之后,也是骆将军下令,向吐蕃刺客发起突击,结果未能留下活口。” 周钧:“如果朕没记错,骆安源先前是上护军,统领北衙?” 孔攸:“是。” 周钧:“骆家在北衙经营已久,如果想要买通内应,从中偷运武备,再栽赃嫁祸,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孔攸:“是。” 周钧:“只要把北衙之中,与骆家不合的将领全部更换,那么骆安源就可以尽得禁卫兵权,在长安之中一家独大?” 孔攸:“是。” 周钧因为愤怒,手掌死死抓住床沿,整个人微微颤抖:“引吐蕃人入京行刺,借机排除北衙之中的政敌,再在其中安插自己的心腹,最后独得北衙兵权……好狠辣的计谋,好恶毒的心思!” 说完,怒火正盛的周钧,一掌拍在床沿上,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 范吉年见状,连忙小声劝道:“陛下,注意龙体。” 周钧狠狠说道:“朕过去也想过吐蕃内应的无数可能,原本以为是伪唐余孽,抑或是旧宫之人,哪料到一番追查下来,最后的元凶居然是骆家!亏朕还感念骆家从前的功绩,赐给他们无数富贵,哪料到这群人贼子野心,居然敢联合吐蕃,妄图颠覆国家!” 说到这里,周钧看向范吉年:“拟旨!是时候该收网了!” 范吉年闻言,躬身应了一声。 就在这个时候,孔攸突然说道:“陛下,幕后的真正元凶,真的会是骆家吗?” 周钧一愣:“幕后元凶,不是骆家,又是何人?” 孔攸:“骆家在朝中虽有根基,但是谋刺皇上,乃是阖族身死的不赦之罪,就算他们把持了北衙的兵权,进而控制了整个长安。但真到了那时,大唐的朝臣和军队,又怎会无视皇室正统,而听令于小小的骆家?” 孔攸此言一出,周钧的脸色瞬间僵住。 一旁的画月,先是看了一眼周钧,接着垂下头来,沉默不语。 周钧并不愚笨,孔攸话语点到此处,前者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要。 此时的周钧,心中如同惊涛骇浪,挣扎沉浮了良久。 最终,他口中苦涩,说了一句:“有些事情,虽然或有嫌疑,但不能光凭捕风捉影,就擅自下了结论。” 孔攸:“陛下圣明。当下的这一切,不过都是猜测,不如再静观朝中局势,稍晚一些,一切自然会水落石出。” 周钧看先孔攸:“郭昕和龙祁二人,身在何处?” 孔攸:“郭都护率领一万陇右军,以练兵的名义,如今就驻扎在扶风郡,三日之内可以赶到长安。龙都护率领五千龙骑军,眼下隐匿在禹玉关,如果急行军,只需一日,就可以进入京兆府。” 周钧:“以朕的名义,给朔方发一道圣旨,让孙阿应率军回京。至于朝中,一切照旧,对外就说……朕的伤情有所好转。” 孔攸:“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