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水浒系统混大宋_第八十七章 坐堂大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坐堂大夫 (第2/2页)

定如果遇到有困难或者没钱看病的患者采取减免诊金和药费的办法,优先治病救人。

    李中山对龙风云的做法十分钦佩,如今向龙风云这样的义士实在是不多。

    李中山很高兴,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理想,跟龙风云简直就是志同道合,主动承若有时间就帮龙风云带一带这些学员,把自己这几十年行医的本事都教给这些年轻人。

    龙风云闻言大喜,这样的话他的这些学生说不定有个一年半载的就能独立行医了。路都铺好了,就看他们的资质了。

    大伙的心情都不错,龙风云提议要跟李中山喝两杯,于是带着老头和银月在附近找了一家酒楼边喝边聊。

    酒桌上,龙风云聊起了他为何要办医馆的原因,这就提到了那些岛上的村民。

    龙风云一边喝,一边跟李中山讲起了这些苦命学员的情况和遭遇。

    事情比较复杂,知道龙风云将酒壶里的酒喝干这才讲述完他的这些学生的故事。

    李中山喝的微醉,听完龙风云所讲述的故事不禁感叹,没想到这些人的身份和命运如此的离奇和不幸,同时大赞龙风云有此义举,借着酒劲拍着胸脯承若,对这些学生必倾囊相授,绝不保留。

    龙风云想给李中山单独安排一套宅院在此安家,李中山闻言连连摆手道:“龙老弟不必麻烦,我观医馆空房不少,你随便给我安排一间便好,这样不管是教学还是看病都方便。”

    一顿酒下来二人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不过龙风云不能叫他老哥,李中山却是喊上了龙老弟,听得银月在一旁抿嘴直笑。

    医馆的事宜基本上都商量的差不多了,龙风云按照李中山的意思在医馆的后院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李中山就这样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龙风云只要空闲便会来医馆,与李中山一起教授学生。

    虽然神医的卡牌能力很强,但是医术这个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医生都有每个医生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医生看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二人在教学的同时也学到了对方的不少经验,受益良多。

    尤其是李中山在龙风云那里又学到了不少现代的医学知识,虽然龙风云不是学医的,了解的十分浅薄,不过对于李中山来说像是被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而且这老头有着不耻下问的精神,上次就缠着银月,这次轮到龙风云头疼了,因为很多东西他也讲不清楚,一是懂的有限,二是没有设备和条件,比如细胞,细菌。病毒这些,没有显微镜他也无法展示,更复杂先进的东西就更解释不了了,所以也只能挑简单的说。

    主要是在卫生和消毒方面多讲了一些,强调了一下口罩,手套等的使用。

    宋朝时期的人不像现代人多有三高和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所谓病从口入,主要还是卫生方面不注意引起的。再一个就是外伤的情况比较多,所以龙风云教学的重点多放在这两个方面。

    龙风云和李中山达成一致,决定延缓开馆,先让这些学生学好药理药性,药材的辨认再接诊病人,要不然容易出乱子,老头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李中山经过几天的教学,发现这些学生学的非常认真,而且能做到心无旁骛,对此十分满意,学生们的进步都很快,才小半月的时间便把药房里的药材认的差不多了,估计再有半月让他们按医嘱抓药绝对没有问题。

    龙风云这边除了教一些中医知识还额外开设了外科教学。

    内容并不复杂,只要是针对外伤的治疗,接骨和缝合是重心内容。

    在没有缝合的情况下,患者的伤口恢复效果往往会很不理想,而且容易感染发炎,严重的会导致截肢和死亡,仅靠简单的包扎和药物治疗是当时常用的手段。

    外伤缝合对于龙风云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他特意买来了好多猪蹄让学生们练习缝合,故意在猪蹄上划出各种深浅不一的伤口,让学生们练习。

    龙风云先做好示范,然后学生们一个个地按着个猪蹄开始缝合,场面既严肃有有趣。

    根据伤口的不同,所用的针线自然也不同,龙风云搞了很多大小粗细不一的针线,专门给学生们练习。

    李中山忙里偷闲也凑过来学习,十分认真的样子。

    龙风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弄点尸体来给李大夫学一下解剖学,以龙风云现在的身份弄点被执行完死刑的犯人应该不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