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向前向前向前进 (第1/1页)
这时许诩却岔开话题,开始要王之介绍京城的情况。 一时,气氛就起来了。 大家纷纷说出感兴趣的京城印象。 可能除了许家兄弟和许萱,李吉,其他人都曾经去过京城。 文静说起流行的胭脂口红的色系,苏菲说着水粉的品牌,直听得许萱无限想往,毕竟女武举子也是女孩子嘛。 那苏白文涛却在讨论《天书阁》卖的流行书,大儒的注解。 许诩看这情景,悄悄溜出去房门透气去了,实在不喜欢和女孩文人们讨论这些。 也许自己是个孤独的武者吧。 第二天,许家,关家,王家及护卫,李西等人都来到码头,登上三只大船,往京城出发。 只见一路小桥流水碧波荡漾,两岸青砖黛瓦,偶尔杂些杏树,李树等小树,恍似一幅幅油画卷。 晓行夜住,不日就来到京城附近的八角镇。 快过年了,堵船堵船堵船,运河上堵满运粮进京的粮船。 这话题那天讨论京城时候都没有人说嘞? 郁闷啊。 许诩和李吉两人索性下船,去附近八角镇里面去逛逛,和女孩逛街,还是等去京城吧。 街上是人来人往,各色茶馆也是人满为患,那酒楼更是爆满,南来北往的人,纷纷往里钻。 人也太多了吧,两人只好又转了回去。 路过一小桥边上,有一落魄的书生在摆摊算命。 “范丹贫穷石崇富,颜回命短彭祖寿,此乃命也,运也,时也。” 嘴里不停的吆喝,也没有看有人上去。 看他身材瘦长,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一双鞋已经破烂露出脚趾。 十年寒窗,读书至此,许诩不竟嘘嘘。 正想上去看看怎么帮助一下。 这时过来一个少年书生,估计才十四岁,头戴青布方巾,身穿海清衣衫,虽然已经旧得褪色,但洗得干干净净。 身后有一书童,衣服也是干净朴素,十五,六岁,眼睛很大,忽闪,忽闪。 担着大书箱比他还高。 少年书生直接过去要拆字先生给他拆一字,竟然是个“和”字。 “有口也读和,无口也读禾,去了和边禾,加斗便为科,金科得中人人爱。” 拆字先生唱道。 不想这不富裕的少年书生,竟然掏出一封五十两的纹银递了过去。 后面书童也是看得也是心惊rou跳,想制止都有些来不及了。 许诩不禁好奇了起来,这时节有此善心的人也太少了。 少年书生知道读书不易,考功名更难。 有些举人秀才是一直考,一直不中,连家都回不去,就在京城混。 “先生,这字送你的,希望春闱你能马到成功。” 少年书生给拆字先生鼓气道。 “哦,这位少爷也太阔气了,有这银两,我真可以再去考它一次。” 那拆字先生感谢说道,直接就下跪要磕头。 那少年立即扶起道: “些许小事不觉为道。我嘛,你不用担心,这世界还没有我这样的天才。” 少年书生自豪地回答。 许诩一听更来兴趣,想不到这么小的少年,尽然这么狭义晒脱。 看起来也不是富裕之人家,以后京城怎么生活? 一下子想认识这位天才和及时雨。 “小公子,也是去京城赶考?” 许诩疑惑地问道, 少年书生看许诩也是气度不凡的少年,好似也是进京赶考。 “是啊,考国子监少年班。” 少年书生回答到。 “我们去那边坐坐。” 现在也只有路边的茶棚才有空位。 那少年书生也不客气,招呼书童一起就去路边茶棚坐下。 两人就开始聊上了。 “敢问公子尊性大名” “在下姓范,单名峻。准备去京城考少年班。” “公子少年英才啊,本人许诩进京为考武科举而去。” 许诩心想不简单啊,这国子监少年班是有门槛的,一般要府学的头几名才可以来京城考。 考取就是举人有功名,读两年出来就是同进士,可以直接赐官。 “墨香,快来见过许公子。” “许公子,墨香给你叩头请安。” 墨香看许诩不凡,机灵地过来给许诩行了一个大礼。 许诩把手一挥:“罢了,领赏。” 心想我也仗义疏财。 随即拿出几十两银子递给墨香。 那墨香也许是先前自己公子豪气拿出五十纹银,快掏光盘缠,也没有客气收下银子。 “谢谢许公子赏银,我家公子是池州府学的少年头名啊,没有坐船,是公子说要游历游历。” 读书人都喜欢游学,都万卷书不入行万里路,也是修行。 墨香才收了几十两心情大好,话不断。 “我出门谋生早,所以一路食宿都是我搭理。” 再看那少年书生却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敢情是墨香一路负责食宿吧。 “这位是李吉,和我一起进京考试。” “我书读少,说的话范公子不要见笑。” 李吉真觉得和读书人没有什么好聊的。 范峻看着铁塔一样的李吉,一下觉得好有安全感。 许诩却觉得这范峻有些洒脱,也是个读书天才。 “池州怎么样,我还没有去过,我们是春州的。” 许诩对没有去过池州有些遗憾,那可是蓝莲花的老巢。 “池州山好水好,就是当官的不好,什么农田,资源税都重,人们不干事还省钱。” 范峻想起自家的窘况,就觉得农民难有活路。 “所以,范公子以后想有一番作为?” “是啊,当官就要为民做主,只有当官才可以改革。” 许诩想不到,这少年书生范峻竟然有鸿鹄之志,了不起。 “范公子我们一起结伴去京城可好?坐船。” 许诩邀请到,范峻都走几个月的路了。 “好吧,也快到京城了,也没有什么好游历的了。” 范峻虽然年少,也是比较晒脱的。 几人又移步去船上,还在堵船。 许诩叫船家备些吃食,给王之介绍了范峻,大家坐下来聊天。 “这一路,还是看见许多离乡的游民,生活不易。” 范峻感慨的说道。 “地少人多,活少人多,边境压力大,军队也庞大。” 许诩觉得都是问题,西秋国给的压力最大,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引爆。 “你们武举子可以上阵杀敌,多爽快。”范峻羡慕地说。 许诩是第一次感受到读书人的羡慕,心中也是豪气云天。 “我定将杀尽侵犯的外敌,让你有好的治理环境。” 许诩竟然就梦想到两人的文武合作。 年轻就是好,什么都敢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