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2章 喜讯 (第2/2页)
大人去通报一声吧!” 侍卫厉声喝斥道:“天大的事情,也得等方相议事结束后再说!你要再在这里吵闹,给你赶出宫去!” 文渊阁里。 方修听见外面年轻男子的声音,总觉得有点熟悉。 思索片刻后,忽然想起这不是明修医学院那个钻研《基础免疫学》的学生? 似乎是叫做什么思来着。 他怎么过来了,莫非是天花的疫苗有了进展? 一念至此。 方修看向上官海棠,吩咐道:“出去说一声,让他进来。” “是!” 上官海棠行礼,起身离开。 片刻后。 蒙着面纱,捂住口鼻的李思,来到了文渊阁里。 方修见李思这份装扮,眉头微微皱起,问道:“你为何要蒙着口鼻?” 李思拱手道:“回丞相的话,因为学生之前去过燕国。” 此话一出。 文渊阁里的众人都是一惊。 方修得眉头也是皱的更紧。 李思见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忙不迭地解释道:“学生虽然去过燕国,但在边关住了近一个月,并无天花的症状,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方才蒙住口鼻。” 话音落下。 殿内众人算是松了口气。 方修的眉头也舒缓了一些,开口问道:“你刚才在殿外大喊,说是有极重要的喜讯,说说看,什么喜讯。” 李思听见这个问题,脸上露出激动之色,拱手道:“回方相,学生奉您的命令,于两个月之前抵达燕国,研究燕国的瘟疫,在燕国,学生根据这种瘟疫的特点,已经病患表现出的症状,可以断定,在燕国蔓延的瘟疫正是书上所记载的天花!” 话音落下。 殿内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竟然真是天花!” “没想到,方相竟然对医术还颇有钻研!” “天底下还有什么是方相不知道的?” 此刻。 就连曾经与方修平起平坐的谢千,也不由的对方修产生了敬佩。 身为丞相,非但能运筹帷幄,还涉猎颇丰,只从三言两句间就能断定出在燕国蔓延的瘟疫是天花。 这样的能力,他拍马也不能及。 话说回来。 方相竟然猜对了是天花。 那所谓的天花的疫苗,岂不是也有可能成为现实? 一念至此。 杜晨安等人全都用热切且期盼的目光,望向了李思,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想要的回答。 殿内的众人,只有李邀月对所谓的“天花”一无所知,神色显得无比的澹然。 “还有什么发现,继续说。” 方修看见李思的表情,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压下内心的激动,澹澹道。 “是!” 李思再次行礼,道:“学生确认是天花后,便开始着手捕捉病虫,并且研究,但是,学生几次尝试,最终发现,病虫确实如书上所见,即便是放大一万倍,也未必能看得清楚。 如此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再没有书上所描述的那种显微镜的情况下,即便是捕捉到了,也无法观察......” 作为明修医学院的学生,李思说起这些医书上的内容就滔滔不绝。 只是,在场的众人,压根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什么是病虫。 什么是显微镜。 为何要捕捉病虫,又为何要观察它? 他们想要知道的是究竟有没有阻止瘟疫蔓延的方法! 而不是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片刻后。 坐在龙椅上的小女帝终于忍受不了,开口打断了他。 “具体的过程就不必说了,只说你有哪些发现!” 还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李思,被这么一打断,终于回过神来,开始讲述重点。 “学生在一个名叫成明府的地方发现了两头患了牛痘的牛,并且按照书上的方法,将牛痘接种在了影卫的身上,并且让接种了牛痘的影卫,在出现症状的几日后,前去接触天花的患者,发现接种了牛痘的影卫,确实如书上所说,不会再染上天花!” 话音落下。 整个文渊阁陷入了安静。 杜晨安等人都是瞪大了双眼,有些不敢置信。 竟然真的存在这样的灵丹妙药? 就在他们有些恍忽的时候。 不知为何,李思忽然跪了下来,头贴着地,声音发颤。 “方相......学生不辱使命,从燕国带回了牛痘!从此以后,我大乾千千万万的百姓,将不必再畏惧天花!” 方修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缓缓站起身,走到李思的跟前,将他扶了起来,正色道:“你这一趟燕国之行,救下了千万百姓!” 李思颤声道:“学生不敢贪天之功,若是没有方相,学生就算是读再多的医书,跑再多的地方,也不可能知道燕国的瘟疫是天花,更不可能找到牛痘......”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方修却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道:“该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顿了顿,又道: “这几日,本相会从长安府的地牢里分出一部分秋后问斩的重犯,交给你,你带着他们去雍州,继续实验。 半个月后,若是这一批重犯全都如影卫一样,接种牛痘便不再染上天花,陛下会为你封爵! 并且,本相会让各大报纸为你做一篇文章,将你的功绩昭告天下!” 李思听见这话,神色更加的激动。 虽说他做这些事情,是为了心中“悬壶济世”的理想。 但是,又有谁不想自己能在实现理想的同时,收获名利呢? “学生拜谢方相!” 李思声音发颤,又想下跪。 方修却是拦住了他,吩咐道:“时间紧急,寒暄的话,本相不给你说了,你带人去长安府衙门提人,接着便启程赶往雍州,若是有了结果,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除此之外,本相会命各州府的衙门收购一批牛,全都交给你,不管结果如何,先给他们接种上牛痘!你应当知道本相的意思。” “学生明白!学生一定不辜负方相的期望!” 李思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拱手行礼。 “去吧!” 方修摆了摆手。 “学生告退!” 李思再次行礼,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 文渊阁再次陷入寂静。 方修转过头,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 随即,环视一周,正色道:“两个月后,北伐燕国的一个障碍将不复存在,诸位有何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