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命师_第116章 先生赐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先生赐教 (第2/4页)

判断,你与人交手之时,对方若挡不住你的快刀,就必败无疑;若挡得住,又招架不了其后的招式变化,再加上步法辅助,的确有防不胜防的独到之处,所以起来你的刀法也属上乘。但你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你所有的攻敌之招都必须蓄势拔刀后方能发挥,如果有人看穿了这一点,那你这路刀法中最具威力的优势就会变成最致命的破绽……”

    沈默闻言,顿时双眉一皱。他虽对自己的武功一向自信,况且狂风刀步是他耗费心血所成,中间更有元武宗从中协助,虽不能这路武功能无敌于下,但他的确也少遇对手。此刻听任平生出他刀法中竟留有致命破绽,他纵不是心高气傲之人,一时也难免疑惑顿起将信将疑。

    但任平生武学修为之高可称当世无双,这话由他口中出自然极具分量,沈默无法随便反驳,只得默然不语。

    任平生一眼便已瞧出沈默心头之想,他也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轻描淡写地道:“得简单一点,就是你所有的刀法都是由那颇为奇异的拔刀开始。而你的拔刀术与中原武林中的拔刀术大不相同,我虽不知你从何学来,但不得不也的确具有非同一般的爆发力。可就是这种拔刀术,却也正是你刀法破绽之所在。”他顿了顿,接着问道:“你这种拔刀之术,莫非也是元武宗教给你的?”

    沈默目光微闪,摇头答道:“在下当年曾跟随师父去过海外的一处岛国,名为扶桑。那里也有修习武道的人,在下的拔刀术,正是从扶桑武者的武功中得其灵感演化而来。”

    “扶桑么?”任平生眉头轻扬,原本平静的目光中竟隐隐透出几分不屑之色,他嘴角轻轻一撇,淡淡道:“弹丸国之地,又能有什么高超绝技?难怪你的拔刀看着挺古怪。”

    沈默不由微觉一愣,心道莫非他也曾去过扶桑?当下脱口道:“在下当年游历扶桑,那里虽是岛国,可尚武之人却也不少,他们的武功虽不能和先生相提并论,但也的确有一些不容觑的人物,他们的武学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性格直率,心里有话便直接了出来,一时也没注意是否会令任平生不快。

    任平生闻言,神色未见变化,显然对沈默的话不置可否。他淡淡扫了一眼沈默,道:“你的拔刀术虽有独到之处,但你可曾想过其中的破绽在哪里?”

    沈默沉吟良久,最后摇了摇头,“还请先生明示。”

    任平生缓缓道:“你这种拔刀术的精妙处就在那个‘拔’字上,可破绽也同样是出在这个‘拔’字。你之所以拔刀很快,除了你本身的修为,更重要的是因为你手中的七杀刀构造样式很适合那样的拔刀方式。如果将你的七杀刀换成另一种样式不同的刀,你还能拔出同样速度的快刀吗?”

    沈默心头一震,这个问题他的确从未想过。

    任平生淡然道:“就从这一点,就足以明你自认为颇有自信的刀法虽已有火候,却离大成境界相差甚远。而且这还并非我所的破绽根结所在。”

    沈默一时无言以对,只能默然沉吟,静听下文。

    任平生道:“你刀法的破绽,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的拔刀。试想你的刀在鞘中,如果有人能让你无法拔刀,那你的刀法又将如何使出?”

    沈默肩头微震,沉吟片刻后,忽然目光一闪,张了张嘴,却欲言又止。

    任平生却淡淡一笑,随口道:“以你的悟性,现在应该已经想到,如果把刀换成无鞘之刀,那你的刀法破绽是否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吧?”

    沈默又一次哑口无言,任平生察言观色的眼力当真精准无比。

    “这个想法倒也不差。”任平生微笑道:“可你刀法的起手势早已成形,所有招式都需得用那种拔刀术方能发挥最大威力,倘若你无法用出拔刀术,那你的刀法还能使出几分威力呢?正所谓兵锋未出,其势则抑,其势若出,则势如奔雷疾火。可若势不能出,就只是空有一个架子而已。”

    见沈默目光闪烁迷惑,任平生接道:“所以在我看来,你的刀法虽精,却只限于以七杀刀使出,如果你没了七杀刀,那你的刀法必定大打折扣。但真正的用刀高手,绝不会只限于在刀本身,而是能将技、术、意三者融为一体,无论何种样式的刀,都能随意使用运转如一,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大圆满之境,也是真正的刀之极道。”

    “世间武技,技为根基,术为延伸,意为精髓。”任平生侃侃而谈,“你如今的刀法修为,技与术都已有火候,唯独欠缺一个意。倘若你能练成刀意的境界,那才算是真正领悟了何为‘刀道’了。”

    沈默听得任平生这一番言语,心中顿起一阵晦涩一阵明悟之福任平生的话就如同在他心里竖起了一道门,他仿佛能伸手触摸到开门的钥匙,但眼前似乎又有一层迷雾阻隔了他的视线,让他一时难以辨别开门的具体位置。

    饶是以沈默的资悟性,仓促之间也难以领会其中奥义,只得叹息一声,拱手道:“敢问先生,到底何为刀意?”

    任平生略一沉吟,随即抬头缓缓道:“意者,自然本源,不着于相,不拘于形,外显神采,内达精神,所以世间万物皆有其意,武道亦不例外。深一些,便是无论兵器拳脚,练武者只要能修到超出武技本身的境界,便能领悟到意的存在。简单一点,能将武技与自身完全融合,不拘泥招式,不受桎梏局限。所谓心之所起,意之所至,能得意之境界,飞花草木皆可为刃,身体发肤皆可伤人,可谓武道之极意。”

    沈默灵光一闪,脱口道:“先生这些话,似乎与方才所的脱离那个框架圈子有相似之处。”

    “然也。”

    任平生颇为赞许的点零头,道:“世间万物,有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也有返璞归真化繁为简之理,你只有领悟到了武道的本质所在,方能超越自己领悟到‘意’的真正含义。而那便是‘道’的境界。”

    沈默闻言,又不自主的陷入沉思。任平生今日所言让他对武道的认知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原因是元武宗从对他的两个徒弟灌输的理念是如何在这个险恶的江湖上生存下去,所以他教沈默和萧易各种手段都是应付各种困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武功,讲求的更是一击必杀的生死搏杀之技,根本没有让两个徒弟去追求攀升更高的武道境界。在元武宗的理念里,任何手段包括武功都只是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的方式而已,谁能在充满险恶的江湖中活得更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然而任平生今日所言,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武学观念,那是一种超出武技胜负和生死搏杀的超然境界,也是一种近乎于“道”的浑然大成之理。这两种理念一经冲突,便让沈默对二十多年的修武之道产生了巨大的疑惑和迷茫。

    任平生看他神色,便心知沈默此刻内心已经生出了迷障,不由眉头微微一皱,轻轻吐出一口气,看着他缓缓道:“我从你的刀法路数大概可以猜出,你的所有武功都讲求攻敌之必杀,所以你的刀法虽属上乘,但招式却未免杀气过重,对于一个有机会突破更高境界的武者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