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部(三十二) (第1/2页)
32 阳原境内,汉生汉民途径一村,村口坐着个老妇,正在啜泣,汉民问道“大娘你哭什么?” 老妇见了骑马当兵的,吓得起身就往回走,汉生汉民越发觉得奇怪,下马进到院中,向屋中大声问道“大娘,怎么了你?”,问了好几遍,老妇才道“我们家什么都没有了” 汉生大声道“大娘,我们家是揣骨疃的,你别怕我,到底怎么了?” 老妇道“牛也没了,猪也没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汉生喊道“什么牛什么猪,怎么回事?” 屋里再没回应了。 汉生汉民摇摇头,疑云重重地走出院子,上马,汉生道“我总觉得这村子蹊跷,咱们看看吧?” 汉民看看手表,道“时间挺紧了,会超假的,咱们在家里可都没敢多待” 汉生大咧咧道“没事没事,随便看眼就走” 两人策马进村,正当午饭之时,炊烟从各处升起,他俩抬头一望,几面旌旗挂在高处,村道前面横着个路卡,还构筑了简单的沙袋掩体,看来,整村都成了部队的驻扎地。 一士兵在村道旁抽烟,汉生翻身下马,上前问道“兄弟,你们这儿干嘛?” 士兵瞟汉生一眼,道“你们干嘛的?” 汉生大咧咧道“别怕,我们也是国民军”,他重复他的问题“你们这儿干嘛呢?” 士兵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你俩外来的吧,外来的,就不要乱打听,不是你们能听的” 汉生火冒三丈地掏出枪,往他脑袋一顶,骂道“你他妈的!都是当兵的!老子不能听什么!” 士兵吓得烟都掉了,连连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汉民无奈地摇摇头,附耳劝汉生,道“你这一言不合就掏枪吓唬人家,是不对的!” 汉生道“他他妈跟老子摆谱!” 汉民取出一枚大洋拍到士兵手里,道“老兄,你就跟我们说说嘛,这儿在干嘛” 士兵担心地望着汉生的枪口,推过洋元,道“我说,我说,前面剿匪,你们绕路走吧” 汉民又摸出一枚,拍给士兵,道“老兄,剿什么匪,到底怎么回事?” 士兵半推半就接过洋元,道“前面双龙山有伙土匪” 汉生道“双龙山?没听说过双龙山有匪” 士兵道“没多久,最近一年聚起来的土匪” 汉生道“叫什么!” 士兵道“大老王” 汉生道“他就叫大老王?” 士兵道“人们都叫他大老王,他真名是王天存” 汉生惊呆了,他两眼发直,问“你们哪来的部队?” 士兵道“宣化” 汉生问“来了多少!” 士兵道“一个团” 汉生问“团长谁!” 士兵道“武三强” 汉生问“这村里有多少!” 士兵道“两个连” 汉生问“指挥部在哪儿?” 士兵道“闫家窑” 汉生道“你们哪儿还有部队?” 士兵道“大水口、董家庄、三泉堡” 汉生问“大老王有多少人?” 士兵道“两百多” 汉生问“你们剿匪进展怎么样” 士兵道“没什么进展” 汉生道“还有什么别的消息?”这问题问的,让士兵摸不着头脑,人家就算想提供点什么,可怎么知道你想知道什么呢!士兵摇摇头,道“没了” 汉生早就攒了一肚子无名火,骂道“没了?他妈的,就这些?还贱兮兮摆谱?还不能让老子知道了?还好意思拿两块大洋?老子他妈一枪崩了你……”,他把枪往前一顶。 汉民忙压下汉生的枪,对士兵道“老兄,你走吧”,士兵慌慌张张离去。 汉生还抢入套,道“我就吓吓他!你个傻小子,白给他两块” 汉民道“两块就两块,他说得挺痛快” 汉生拍拍枪套,道“痛快那是因为这个” 汉民望了望驻着部队的村子,喃喃道“世道真乱,到处都是劳民伤财的兵啊、匪啊的”,他凝神沉思,大多数军阀队伍,凡安营驻兵,几乎必宿民房,百姓平添无数负担,还只能俯首帖耳。 汉生此刻想的是王天存,他拉汉民坐在石头上,讲起和天存有过一面之交的往事,汉民还是头一次听他说起。 汉生道“他还说要学个手艺呢,怎么就去当土匪了呢,怎么瞧他也不像啊” 汉民又望了望炊烟,心中产生了这样一种期盼:这一方百姓的生活,能够重归平静,不论是兵还是匪,都不再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美好的盼望去努力一下,汉民道“咱们去说服他改邪归正吧” 汉生一愣道“你管得还挺宽,又不怕超假啦?” 汉民道“爷爷不是常说吗,要以天下人为己任,要是真能让他悬崖勒马,相当于拯救了很多人,逾假不归也值了,大不了师长要罚就罚呗” 汉生拍拍汉民肩膀,道“这世界上最慈悲的人,肯定是你” 汉民摇头道“要是改掉乱掏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