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华夏数字 (第2/2页)
。朕欲行教化于天下,拟定了一套儿童义务教育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他已经得到了四方的反馈,不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抓儿童教育的想法说了出来,文武官员一起讨论。 儿童教育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以推行的教育方式。 任何改革超出时代的限制,那就是好高骛远。 古代最吃劳动力,一旦步入少年时期,寻常百姓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 干活,生存,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没有达到一定生活标准之前,强行让他们读书,就如何不食rou糜一样可笑。 罗幼度脑中有一万种想法,但他必须一步一步地来,以避免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 故而罗幼度会尽可能地听取这个时代人的意见建议,将自己先进的发展思想与这个时代相互融合,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制度,颁布下去,而不是一意孤行,想什么是什么。 他已经让人抄录了十多份,分发给殿下文武。 这是小朝会,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罗幼度直接说道:“诸位可相互商议。” 文臣武将也渐渐习惯罗幼度的理事方法,开始聚在一处,轻声细说。 文臣自然是围绕制度讨论的。 武将理所当然地说着足球这项新奇的运动。 石守信道:“这是蹴鞠跟马球的综合游戏?” 韩令坤道:“有几分相似,规则要复杂得多?我们下朝后试试?” “看着挺有意思,可以在军中推广,免得他们过于懒散……” 潘美第一时间想到了在军中推广。 几个手握千军万马的大将,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经过一番商谈。 不出罗幼度所料,王溥作为代表,先一步说道:“陛下所思面面俱到,臣一时半刻也看不出有何纰漏。可以选择几处地方尝试推广,以观后效。” 没有制度是完美的,尤其是新创的制度,仅凭纸上谈兵只能察觉大的纰漏,细节还得看实践。 罗幼度道:“那就在京畿与洛阳附近先行推广。” 王溥道:“臣对此无异议,只是这儿童所学科目是否过于繁杂?” 罗幼度眯眼笑道:“王相公何出此言?” 王溥道:“这儿童启蒙,当以千字文、论语为上,学习读写处事之法。然陛下所设立小学科目,又是术数,又是体育……臣怕少儿接受不得。” 罗幼度道:“孩子嘛,时间有的是,就得多学,多练。孔孟之道,重在德行,而术数溶于生活,用于生活。朕觉得,很有必要。至于体育,也是源于君子六艺。少儿年纪小,锻炼筋骨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六艺中的御、射……终究是孩子,跟他们说大道理未必都听得进去,不如实际一些!” 他直接拍板钉钉。 有些事情可以商量,有些事情,没得商量。 术数,在罗幼度的心底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孔孟之道。 中国的术数在封建时代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一直不得重视,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罗幼度自然不会让这个遗憾,继续下去。 王溥最是知趣,他带头提出质疑,并非反对,而是作为代表,说出自己的看法,见罗幼度有了决断,也不再多言。 其他人见王溥如此,自然不会再强行出头。 盖棺定论。 为了发扬术数,罗幼度甚至亲自给小学编写数学课本。 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加减乘除法,一点一点地细心编撰。 第一个接受数学教育的正是他的嫡长子丑丑。 丑丑已经开始学牙牙语了。 罗幼度拿着自己编撰的数,伸出一个手指头说道:“一!” 丑丑有样学样:“一!” 罗幼度又道:“一加一等于二!” “一一一一,饿……” 丑丑委屈得哭了出来,学不来。 罗幼度见状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符清儿见状忙道:“哪有你这样当爹的!” 她忙将丑丑从婴儿床上抱起来安慰,还不满地横了罗幼度一眼。 罗幼度报以微笑,开心地翻着手中的数学书。 她好奇地瞧着罗幼度手里封面写着“数学”两个字的书,问道:“这是什么呢?” 罗幼度道:“这是强国之术……” “就这?”符清儿有些不信,问道:“那里面歪歪斜斜,横七竖八地符号呢!是强国的法术?” 罗幼度眯眼笑道:“这叫罗幼度数字……不行,太难听了,就叫华夏数字吧。虞皇帝陛下所创的华夏数字……” 他也不清楚这个时代阿拉伯数字诞生没有,但是就算诞生又如何? 对面还能弄出一整套合理的数学公式?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假的也成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