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7章 半阙词,震惊龙国文学界 (第2/2页)
下手机在网上搜索起相关内容来。 很快,他找到了温正这幅书法作品的图片,经过再次认真仔细地观看,他已经十分确定,温正在书法领域的造诣绝对非比寻常。 他再次拿起手机,将温正这幅书法的高清图片发在了工作群里,并让同事们也鉴赏鉴赏。 几分钟后,工作群里躁动起来。 “这幅字可以啊,风骨俱佳,又不失飘逸灵动之感,谁……我去!竟然是温正写的?那个明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词也是温正写的吗?很不错啊,难怪他能写出不少优秀的歌词,看来文学底蕴还不低呢。” “东西是好东西,可惜在国外,不然咱们也能看看真迹。” “这词明显只有上阙,温正没写完,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有点遗憾了。” …… 一片赞赏声中,忽然有人不合群地来了一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温正这半阙词,刚好能补全某首遗失的词!” “哪首?” “你是说那首《满江红》吗?咦,貌似还真挺合适,可惜咱们下阙也不全。” “这么一说,还真挺合适。” “立即上报!可以的话,尽快联系温正。多少年了,这首词终于有人能补的天衣无缝,咱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 没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联系上温正,该消息先在网络上炸了锅。 “什么!那首遗失大半内容的词,温正竟然能补全?” “不可能吧!这可是文学圈的一大遗憾,他一个歌手,哪怕写歌词真有两下子,也不可能这么夸张吧。” “温正要真能补上,那些文学大佬颜面何存?” …… 随着该消息的爆火,文化圈也注意到了温正写的那半阙词,一时间无数文化工作者翻出了那首《满江红》残篇,用温正的半阙词,全方位地开始进行对比。 不到半小时,许多专家、大佬纷纷发声。 “经鉴定,温正写的那半阙词,完全不符合《满江江-写怀》该有的意境,很遗憾。不过温正本人的文学素养还是值得肯定。” “只能说温正字写的不错,词也尚可。不过,非要拿他写的那半阙词,来补全真正的《满江红-写怀》的残篇,我觉得这是对原作者的侮辱。” “温正自己感慨而已,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轰动,唉……明星害人啊,竟然拿来与民族英雄相提并论,可悲,可叹。” “温正的词不错,但……还是希望考古界再出现一次奇迹吧。” …… 文人相轻自古便是如此,龙国的文化工作者们,到底还是不看好温正能补全这首词,或者说不希望这首词被一个娱乐明星给补全了。 与此同时,身在国外的叶晓雪无意间也注意到了龙国网络上的动态。 当她将这些消息拿给温正看时,温正下意识问道:“这首《满江红》在龙国是残篇?” 叶晓雪点了点头。 温正:“……” 叶晓雪兴冲冲地说道:“我刚才特地先去查了资料。那首《满江红-写怀》是一位历史名将,民族英雄所写,可是由于坏人们的一系列cao作,现在这首词曾在历史上消失过。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这首词压根不存在,直到前两年出土了一件文物,最终证实这首词是真的存在,可惜文物残缺,这首词的内容只有几句留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收拾旧山河。 现在龙国就这三句及标题了。” 温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手一写,竟然无意间在龙国文学界掀起了这场大风波。 “你真能补全?” 叶晓雪瞪着大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 温正扭头望着她,笑问:“你觉得呢?” “我觉得能,”叶晓雪狠狠地点头,有些来气道,“你看看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明显对你抱有成见,他们捣鼓了几年没一点成果,现在只知道出来蹭热度出洋相。反正赌了你的上阙,觉得与残缺的下篇词,能连在一起。” 温正迟疑下,拿过了叶晓雪的手机,随即用叶晓雪的围脖账号发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几分钟后,叶晓雪的粉丝们将这条动态直接顶上了热搜。 待众人反应过来,这大概是温正借叶晓雪账号发的消息时,内容本身已在文学界炸了锅,仿佛平静的湖面被丢下了一颗炸弹。 震惊,震撼! 哪怕许多文化工作者压根不愿相信,可温正发出来的完整全篇,不管是平仄押韵,还是内容情感,整体看起来确实让他们找不出再次批驳的理由。 全体文化工作者此刻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不会就是原文吧?怎么可能?嘶……看起来,很有可能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