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我们都是中原人 (第1/2页)
清平天下第二百零三章我们都是中原人京都,西和桥。这是一座不大的小桥,但是在今天,它却极为重要。 因为从当阳街到鸿胪寺,必须要经过此桥。无论怎么绕,都绕不过去。 此时,大理寺的一百人马,在大理寺卿薛宁的带领之下,将巴克多等人,堵在此桥之上。 巴克多的身份比较特殊。哪怕薛宁身为大顺从三品的高官,也只能与其对峙,等待命令,而不敢动其分毫。 毕竟,出了任何事情,薛宁承担不起啊。 在西和桥南,一里之外,武煜城的队伍到了。 但他犹豫不决,未敢上前。 现在的武煜城,已经行使监国之权了。其虽无太子之名,但已行太子之事。 京都之中,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呢。 今天,若武煜城上前交涉,解决此事,那是他应该做的分内之事;若没解决此事,则是他才不配位。世家大族一派之人,便会借题发挥,逼其交出监国之权。 虽然武煜城不可能因此小事而放弃监国之权,但一些让步,他肯定还是要做的。 出力而不讨好,谁会心甘情愿的上前。 但是,在今天,武煜城又不得不出面。 因为此事关系到相国史绍祺和大理寺卿薛宁。前者是他的老师与‘代言人’,后者是他最近刚刚提拔之人。皆是他的‘左膀右臂’,岂能放弃? 哪怕为此付出很多,他武煜城,也要上。 代价可以出,但下属之心,不能丢! 想到这里,武煜城对着身旁的李清问道:“李清,你觉得:现在的我,该如何做呢?” 李清想了想,回道:“殿下,属下以为:应用雷霆手段,震慑住巴克多,让其不敢放肆。” 李清故意避重就轻,只说武煜城的做法而不说他的选择。 原因无他,李清看出了武煜城的犹豫,为他坚定心中所想。 “可是,若我对巴克多秉公执法了。 明日,他在朝堂之上,告我一状,那我该怎么办啊? 世家大族之人,正愁抓不到我的把柄,借题发挥呢。”武煜城满脸忧愁的说道。 李清听后,平静地说道:“殿下,朝堂上的事情,我不太懂。 但我知道,我们和世家大族的人一样,身上,都流着中原人的血。 若世家大族之人敢在此事上借题发挥,那么,不久之后,他们定然会被天下百姓,千夫所指的。 而殿下呢,虽然付出了代价,但为大顺百姓谋了一个天下公平。不久之后,定然会被天下百姓所知道的。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吃亏。” 武煜城听后,心神一震:这些话,自己好久没听到了。 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高,能和自己说真心话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最近这些年的朝堂斗争,已经让武煜城忘记了初心。 自己为何要和大哥争夺太子之位? 是为了权利吗? 不是的! 是为了天下百姓不受世家大族的压迫,为了他们能够好好的生活。 既然这样,自己为民做事之时,又何须在乎世家大族的看法呢? 本来,大家就是对立的。 至于什么位置,权力交换,能和大义相提并论吗? 听到李清的几句话后,武煜城瞬间感觉自己的念头,通达了。 只见此时的武煜城,昂起头,意气奋发。对着李清说道:“李清,你立即持我令牌,去前面告诉大理寺卿薛宁。无论是谁,在我大顺境内,必须按照我大顺律法办事。 有罪必罚,有过必究。敢反抗者,杀无赦!” 李清听后,领命而去。 自己的话,起作用了。 那个一心为民的武煜城殿下,回来了。 几十息之后,李清来到大理寺卿薛宁的身边,将武煜城的意思,转告给他。 薛宁听后,当即下令道:“来人,将当街强抢女子的恶贼拿下。敢反抗者,杀无赦!” “慢着!这位大人,你要抓的人中,可有我五狼部的少首领。若少首领少了一根头发,别怪我五狼部与你们开战。这个责任,你承担的起吗?”就在大理寺的官差将要上前缉拿巴克多等人之时,一个沉稳而严厉的声音传来。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出声之人,正是此次五狼部使团的副使,五狼部的左谷蠡王,兀良同甫。同时,他也是青狼部的新任首领。 兀良同甫可不是巴克多这种纨绔子弟所能比拟的。 他手握实权,他的话,真的很有用。哪怕是双方发生战争这样大事情。是而,大理寺等人的动作,停了几分。 这种大事,可不能因自己而起啊。 就在大家犹豫之时,一旁的李清出声了:“别吹牛了!五狼部做主之人,乃大首领巴尔思。 别人,算个屁啊! 别在这拉着大旗作虎皮了,和我大顺开战,你说的算吗? 你家少首领犯了错,我大顺依法办事,何错之有? 这也算个借口? 倒是你,看护少首领不利,致其被捕受伤,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