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釜底抽薪 (第2/2页)
达的意思是,兰州府的金城县,一样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王俊贤再次面带不解之色地问道:“兰州府?莫非...马虎义还能率军把我们赶回去不成? 现在的我们,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处于了劣势,但马虎义想要击败我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并州军,没那么容易后退的!” 李清微微一笑,对其劝道:“不是他击败我们,我们才撤退的。而是我们自己,主动撤退的。 有的时候,往后稍一稍,未尝不是一种进攻的方式。” “我这计谋,可以叫做‘釜底抽薪’。第一步,我们的大军回到金城县,紧闭城门。第二步,一边放出消息,一边动员城中百姓搬迁去并州。第三步,做好战斗准备。这就行了。” 王俊贤听后,眼前一亮。 这计策,绝妙啊! 任马虎义战斗力强悍无双,也只有乖乖地被牵着鼻子走的份。 少了金城县的百姓,兰州府的人口,一下子便少了二分之一。这对本就人口稀少的凉州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之事。 此种情况之下,马虎义怎能抗住压力,不率领骑兵攻城呢?只要他们一攻城,嘿嘿...并州军的机会,不就来了。 正好在这几天中,并州军从后方运来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均到达了金城县。 真凑巧啊!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李清解释清楚。 于是乎,王俊贤对着李清问道:“若凉州军的骑兵,越过金城县,直接攻打迁徙的百姓,我们该怎么办啊?” 李清听后,再次微微一笑,说道:“第一,我们的迁徙,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以引诱为主。到时候,只要凉州马家得到消息,马虎义肯定比我们还要着急的。就算他能稳住,不着急的,他的主将马兴昌,也会逼着他着急的。 第二,马虎义不会这样做的。只要他敢越过金城县,我们的大军,便可从金城县出发,截断他凉州军的后路。到时候,粮草一断,他马虎义除了投降之外,还能怎么办啊?” 王俊贤听后,心情豁然开朗。 这么说,此计能成? 一个时辰之后,王俊贤整理好语言,朝着太史志高的主帐而去。 第二日清晨,并州的数万攻凉大军,朝着兰州府的方向,有条不紊的撤去。 三日之后,并州的攻凉大军到达了金城县,然后便果断的停了下来。并按照李清的计划,具体实施了起来。 ...... 与此同时,近些日子,京都之内,众大臣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他们主要是因为武煜城和武顺之间的争吵不断,才忧心忡忡的。 武煜城和武顺之间,为啥争吵呢? 先是因为作战方针不同,后来,就是别的事情了。 武煜城觉得:现在的天下,局势未明。身为皇族,虽然手中掌握着极大的军事力量,但不足以稳定中原全局。是而,应当谋定而后动。待各方势力暴露出自己的意图之后,在行出兵之事。应选择逐个击破之法,而不是全民皆敌的做法。 而武顺觉得:普天之下,除了京州之外,皆是敌人。 何必分什么先后? 打就是的。 当年的大顺,就是这样打下来的。 武煜城的想法不错,但其做法太谨慎了一些。 没有自己当年的魄力。 虽然自己已经年过六十了,但仍能拉得开弓,上的了马。 御驾亲征,也未尝不可! 意见相左,让双方的争吵越来越激烈了。同时,又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在两人之间,不断地牵扯出一些陈年旧事... 是而,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呈不可控制之态。 ...... 与此同时,大江以南,也发生了战争。 这一战,相对于太史志高等人的凉州一战来说,速度极快! 扬州步家和蜀州陈家同时发兵。一左一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天之内,攻破了荆州的八府之地。并拿下了荆州城,控制住谢家的所有人马。 如此巧合,说不是步思聪和陈玄机商量好的,谁信啊? 几日之后,步家的军队带着谢家众人,退出了荆州城。 按照双方提前的约定:靠近扬州之地的荆州四府,归扬州步家所有;而靠近蜀州之地的荆州三府和最北面的襄州府,归蜀州陈家所有。 这样划分之下,两州的意图便更加地明确了。 扬州步家只是想扩大己方领地,称雄一方罢了;而蜀州陈家,这明显是问鼎中原之意啊! 然而,实际情况,会是如此吗? 扬州步家,真的如此老实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