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谁还没有点底牌? (第1/2页)
清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谁还没有点‘底牌’?三天之后,易州府易县城外,朝廷大军和世家大军,整装待发,摆开了阵势。 易州府易县,幽州最南面的州府郡县。 很多年以前,这里还是抵挡草原人进攻的一道防线。然而,随着中原人的反击,草原人越退越往北;后面,又有公孙家入驻幽州,大力发展经济。是而,这里的城墙荒废多年,逐渐的成了一个摆设。 正因如此,世家大军才冲出了县城,选择和朝廷大军正面对战。 城墙的作用已经丧失了,还死守着城墙干嘛? 限制自己麾下将士们的活动吗? 战场之中,朝廷大军一方,在武煜城的命令之下,摆出了‘鹰击阵’对敌。 武煜城亲自率领六万步兵为中军的‘鹰身’部分,麾下大将雍向晨和秦春风,各率领两万骑兵,位置稍微靠后了一点,为‘鹰’的左右两翼。远远看去,整个大阵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捕食一般。是而,取名为‘鹰击阵’。 ‘鹰翼’护‘鹰身’,‘鹰身’补‘鹰翼’,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足。 对面的世家大军一方,在公孙正信的命令之下,摆出了‘梯形阵’对敌。 大阵之中,各种步兵交错排列,呈梯形之状,保护着位于中心位置的弓箭手。最后方,骑兵为一条直线,一副随时可以出击作战的模样。从远处看,整个大阵犹如一个巨大的梯形一样。 因此,取名为‘梯形阵’。 “呜~”,“呜~”,“呜~”。 随着几声号角声响起,双方大军颇有默契的向着前方杀去。 其实,这一战对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来说,是必须要打的。 幽州之地虽然地域宽广,但是,其产粮甚少,根本养不起欧阳泰初等世家的二十万大军。即使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北迁之时,携带了大量的粮食。也仍然不够。 入不敷出,坐吃山空! 携带多少粮食,才够二十万大军消耗的啊? 因此,他们必须要在恰当的时机,南下! 用冀州、兖州等地的粮草,供给这二十万大军的消耗。毕竟,谁会饿着肚子,跟着主公去打仗啊? 北迁容易,南下难啊!最难的一点,便是蜀州陈玄机。 这家伙,曾经有过‘大顺第一战将’的威名。虽然这个名声背后,少不了世家大族们的‘帮助’,但是,能混到如此名号,岂是空口白牙说出来的? 没点真材实料,想吹,也吹不出来啊。 是而,就连公孙正信这种‘凡事就知道干’的大将,心中对其都极其忌惮。 能不交手,还是尽量不要交手的好。 陈玄机这家伙,本就和欧阳泰初等人不对付。现在,有了实力,又有了朝廷的大义,打起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来,那是绝不会手软的。 可能,还会更凶一些。将他这些年所受的委屈,变本加厉的释放出来。 一个武人,在大顺最顶尖的几名文人面前,怎能没点委屈? 当初,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果断地选择北迁,其中,就有着躲避陈玄机的锋芒,让朝廷大军和蜀州军相争的意思。 只要陈玄机这家伙在豫州和徐州,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就能压制住心中的南下之情,忍在幽州和青州地区。 因为,打不过啊! 但是现在,局势变了,陈玄机不幸战死了,豫州和徐州之地乱了起来。 欧阳泰初等世家之人的内心,立即就按耐不住了,顿时活跃了起来。 大顺第一战将,虽然很厉害,但是,他已经死了。 光凭着武煜城这个‘毛头小子’,还能翻起多大的波浪? 能挡住我们三大世家的底牌军队吗? 前一阵儿,大家都不拿出底牌军队来,那是因为大家都藏着掖着,准备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 毕竟,底牌这东西,就是要藏着掖着的。 能拿出来的,就不是底牌了。 可是,凉州一战中,凉州马家被逼急了,底牌军队的事情暴露了出来。 整个大顺,就连最穷的凉州马家都有底牌军队,别的世家,怎能没有呢? 骗鬼啊! 既然藏不住了,那就只能拿出来搏一搏了。 有的时候,不打疼了对方,他是永远不知道后退的。 ‘轰’,‘轰’,‘轰’。 两支大军的步兵们,顶着对方密集的箭雨,撞到了一起。 刚一交手,呈不分胜负,势均力敌之势。 朝廷大军的优势是,作战经验丰富;世家大军的优势是,将士的身体,高大强壮而有力。 片刻之后,武煜城眉头微皱。 这样的步兵,是普通的步兵吗? 答案是绝对的——肯定不是! 谁家的三万步兵,能全是这种身材高大强壮而有力的? ...... 武煜城猜的很准,这样的步兵,确实不是普通的步兵。 这些步兵,曾经是冀州司徒家的底牌军队——‘大戟士’的将士。 是而,才具有如此优势的身体素质。 只是,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的冀州司徒家,怎会失败呢? 四个字——自己作的。 冀州,大顺十三州之中,产粮最多的一州。 这个时代,粮食就是‘硬通货’。在某些地方,粮食是比黄金都要贵重的东西。 有粮就有资本,就有一切。 是而,虽然冀州的地域比较狭小,但是,它却是大顺除了京州之外,人口最多的一州了。 手中的人多了,粮多了,司徒家的野心,自然也膨胀多了。 我的势力最强大,凭啥欧阳家说的算呢? 是而,在以前的世家聚会上,司徒家多次挑衅欧阳家的权威,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