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再见 (第2/2页)
一旦等到坏事发生,那不就为时已晚了?” “咱们儒家的祖师爷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无听,非礼勿动,但从没有说过,非礼勿思。法家的诸多流派中,也没有谁说过,要定心念之罪。老先生,请恕晚辈直言,若是真的连世人的心念都要以礼法约束的话,这个世间未免就有些太可悲了吧。” “确实如此。”老人有些唏嘘,道:“孟夫子说人性本善,荀夫子说人性本恶,两者在儒家争执多时,如今细细想来,倒真是作为后来者的荀夫子说的更对些。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其实都一样,在老夫看来,都是治世的好方法,只是因为如今的人啊,基本上没有什么礼仪,一些老规矩又有几人还知道呢。当然,我们不能悲观的看待世界,因为那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依旧存在。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去认为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世界很简单,复杂的是人心。礼仪二字如果摆在此处就会显得很脆弱了,而法家奉行的法治,便是极好,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皆是平等视之,违法者势必受到严厉的惩罚,若真的有一天,人人再不违法,那么这算不算太平盛世呢?” 张麟轩皱眉沉思,显然老人的话对他有所触动。 老人抿了一口酒,然后笑道:“这些都是老夫的酒后醉话,当不得真。小友听过就好,不必在意。” 张麟轩轻声笑道:“老先生也是位忧天下之人啊。” “哪里哪里,一个穷酸的教书匠而已,算得忧虑天下,只是我们每个人啊,都该为这个世间做点什么,我这个在人间行走了几百年的老朽,更该如此。方才可在千年之后,身死道消之际,走的潇洒些。” 张麟轩仰头灌了一口酒,目光呆呆地望向远方,“像老先生您这样的人啊,还是活到万年之后再走吧,多教教后世学子何为忧国忧民四字才好。” “小友也是个愿意为世俗忧心的人吗。”老先生此刻笑容欣慰。 “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仅仅只能是忧心了。”张麟轩苦笑道。 “今日力不足,来日未必啊,一切总是希望来的更快。” “就是不知道,重新走这条路,能走出个什么来。” “少年郎,要相信自己啊。” 张麟轩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不妨大胆点,反正我们注定都不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又不敢放手去做。人生最不怕的便是重头来过了,只要你有耐心和信心,总会走出一条充满着光明与希望的道路。” “晚辈莫敢不从啊。” “少年郎,多些朝气才好。江湖尚远,天地尚广,还有好多事等着你去见识呢。” 老先生在不知不觉间喝光了壶中酒水,然后站起身来,拉着张麟轩一同站在城头,任由清风拂面。 苍穹之上,繁星璀璨。 苍穹之下,灯火点点。 这位一生都将胜负cao之于己的老先生,忽然笑道:“胜负欣然,败亦可喜。胜负之心不可多,平常之心不可少。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个竹芒书院,好一个苏先生。也好也好,老夫放手就是,胜负几何,与我何干。前路慢慢,与君共勉。” “臭小子,人间还是有很多美好,值得我们去努力守护的呀,以后千万不可轻言放弃啊。” 张麟轩忽然有些不适应老人的说话方式,仰着头,努力瞪大眼睛,轻笑道:“老先生,干嘛整的跟要分别了似的,您才来北境几天啊,日子长着呢。明个儿,小子便带您去吃朔方城上好的宴席,保证让您满意。”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友不必如此。此番来北境,缘分使然,与小友对弈,收麟泓为徒,皆是缘分天定之,如今缘分已尽,自当离别,不必做儿女姿态。”老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容和蔼。 张麟轩有些哽咽道:“缘分这东西老先生也信?” “都遇见你这么有趣的晚辈了,能不信?” “老先生,书上可还说了,天下何处不相逢啊。” “那是自然。” “这次可不是棋盘上,偷子骗我了吧。” “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张麟轩忽然背过身去,“既然如此的话,那晚辈就不送您了,就当是还未离别,来日再见时,也不必说什么别来无恙。” 老人望着少年的背影,心中感慨。相识不过短短数日,就能如此真心待人,实属难能可贵。眼中对人冷漠,可终究心还是炽热的啊。 老人沉默了片刻,最后再居高临下地望了一眼整座朔方城,长舒一口气,轻声呢喃道:“这盘棋,老夫放手了。” 一阵清风吹过后,老人的身形便就此消失不见了。 张麟轩许是知道老人已经走了,但仍旧站在原地。不知从何时起,少年开始讨厌起了离别,生时相离,死时相别,这大概是最让人糟心不已的两件事了。 前者较之后者的唯一安慰之处,也许就是来日方长,还有再见之时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