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造反_第24章 敌人太胆小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 敌人太胆小了 (第2/2页)

,还打击了敌军士气,渭水城收到消息之后必定人心惶惶。”

    “那时,我军就能通过雪橇之物,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霍飞勇抽丝剥茧地分析着敌人的军力分布与心理。

    由此也能看得出霍飞勇和易秋娴之间的区别。

    相对来说,易秋娴的想法更加天马行空,高风险高回报,追求一击毙命。

    不过也因为易秋娴的从军经验还不足,她的想法失于稳重。

    而霍飞勇则更加沉稳一些,他长期负责项阳的安全,属于一种“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位置。

    这也使得霍飞勇的想法更加务实,有一步算一步,能通过大战得利即可,不必一味追击通过一战将敌人击败。

    项阳微笑道:“你们两个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胜负的关键就在于你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实际的战局发展如何。”

    “不过这一战,我们还是采取霍飞勇之策,同时更加激进一点,将整个关中的战局联系起来,走吧!”

    这次激战,他们取得战果极大,而且自身损失颇小。

    所以项阳干脆下令分兵,由缺员最严重的一个营负责把这些叛军俘虏押回山上,剩余的三个营继续作战。

    敌军的俘虏虽然多了点儿,但是他们在雪地上已经把所有的力气都耗尽了,现在又累又冷,只要把兵器一收,绳子一绑就没力气闹出事儿来。

    三个营的将士,一营继续袭扰渭水大营。

    也不用管什么伪装了,直接以最强的气势压上去。

    现在他们有八成的把握,渭水大营里的守将是个非常保守甚至胆小的将领,那么他们就把这则信息利用起来。

    本来只是一营的军队进行袭扰,他们虚张声势,装出一倍的兵力,甚至还分兵到渡口的方向,完全将渡口与大营间的联系切断。

    只要他们保持着机动优势,那么敌人就无法抓住他们分兵的弱点。

    另外分出一营埋伏在渭水城池之外,最后一营将士,则摆明车马不断地向渭水城与长安城之间切过去。

    然后到了晚上,最后一营将士再以雪橇之利偷偷离开,白天再摆出旗号过去。

    因为雪地阻隔,敌军各处的探子无法及远,直接限制了他们的战场感知能力。

    项阳可以轻松地利用情报差来戏耍对手。

    以现在岳虎军的角度,已经看到了己方聚集了大量军队想要切断长安的援军,而且根本没有把渭水城内的守军放在眼里。

    那么意图就非常明显了,大凉军一定是想利用这次大胜,一鼓作气地攻破渭水大营。

    项阳知道,敌人一定会这样判断,而他只需要盯住长安一带的动向即可。

    岳虎的大军说起来是很唬人的,即使攻克长安之后,他们的联军有了几部的分裂,许多有势力的叛军已经不再听从岳虎的调派,他依然对外号称有八十万大军。

    但是,如果细算其中的机动兵力的话,特别是精锐之师,其实并不多。

    岳虎自己长期带的边军,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军队。

    然而,这支他最亲信同时也最精锐的部下,一部分死磕在了长安城头之下,还有一部分埋骨于荒山之中。

    另外,从兵力分布来说,岳虎因为各种原因,必须要将最多的主力集中在长安城与潼关等地,大约要依靠着四十万以上的大军,才能帮他稳固关中的地位,避免动.乱与震慑外敌。

    这部分兵力当然也是可以动用的,不过,必须要抢时间,快速清点兵力出发,速战速决,一旦拖延的时间过长,就会生变。

    扣除这四十多万之后,他还要顾好西边的老家,再剩余的军队,则是分布在关中各个郡城和重要的大营之中。

    因此,渭水大营与渭水城其实兵力也没有太富裕,在凭空折损了一万多军队的情况下,渭水大营与渭州城的防守就不再保险了。

    即使还有各种城墙和营寨,可以据险防守,但看到大凉军攻势如此猛烈,竟然把大军都从山上调下来,谁敢打包票渭水大一定不会失守?

    要知道,岳虎的大军在入冬之前的入山围剿,足足二十万大军都一溃千里!

    接连数战,大凉军已经成功地在叛军心中建立起了心理优势,所以岳虎哪怕心存犹豫,也非救不可。

    这支救兵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太少则起不到救援的效果,太多会使得长安地方空虚,被其他势力抓到可乘之机。

    而项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岳虎军刚刚开始发兵,被派到长安附近的探子就已经收到消息,而且通过雪橇的速度快速传了回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