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_1.纳兰性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纳兰性德 (第2/2页)



    不知道她是不是像我这样

    虽然住在仙境一般的地方

    夜夜无眠地不得安宁。

    我时常出入那些豪华的

    诗词歌赋演奏的地方

    可我的心里还是非常凄伤

    今夜的风和雨令我多么孤寂

    一夜燃烧的烛火已经成了灰烬

    不知道什么原因

    你的身影总是萦绕在我脑海中

    人生对于我是这般的无意义

    我只能在梦里见到你。

    6.采桑子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香篝翠被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穟灯花似梦中。

    又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己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注:严宵即寒夜。斜汉即银河。疏钟即稀微的钟声。穟即穗。是衣服上的装饰物。

    芳菲节即古代人认为的草木茂盛的时节,泛指春季。

    两个典故;冷逼毡帷火不红,出自杨万里词《霰》“冷气袭人火失红”

    千岁万岁名出自杜甫《梦李白》之“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诗:

    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被梦惊醒披着棉被坐起来

    扑面而来的霜风中

    我望着窗外的银河发呆

    炉子上的炭火己经渐渐的熄灭

    只有上面的香熏的笼里还有些余香

    在四周环绕着

    那燃烧的灯火只剩下如穗的灯花

    我感觉在孤寂的梦中

    记得那春天草木葱郁的时候

    转眼间双鬓便斑白了

    7如梦令.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茄。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韵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又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別,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注.

    冷香即秋冬季节的花香。红桥即指有雕刻装饰的廊桥。或者是雕刻着花纹禽兽的石桥。城笳指从其他地方传来的胡笳声。纳兰用在词里的这句;梦觉城笳,也是一个典故,唐代的窦庠有《四皓驿听琴送王师简归湖南使幕》中“城笳三奏晓,别鹤一声遥。”箜篌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鼓是弹奏着音乐。韵华是指人的美好年华。碧纱是古代的窗纱。

    六曲屏山,指有六扇屏风,纳兰在这里指一个女子的闺阁家园。

    诗文:

    这秋天的园子一片寂静

    花木深深冷香幽幽

    从窗户望出去的那座

    雕刻着鸟兽的石桥显得格外孤单

    昨夜我在梦里仿佛听见

    城头那边传来的飘渺的胡笳声

    己经是清晨了

    还有在耳旁轻轻纡绕

    那春天院子里桃花的桃花

    己经不在了像月亮的影子

    还印在我的脑海里

    潇潇洒洒的雨季之后

    燕子在房梁上斜飞

    皇宫里演奏的音乐多么美妙

    可是我的思绪越来越远

    等待深秋来临万木萧疏的时候

    我时常觉得自己到了你家

    可是那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

    .

    8.咏春雨.作者纳兰性德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笺注、

    嫩烟古时指比较小的雨雾。鹅儿柳指初春的柳枝。欹即倾斜。蝉腻指女子的发型。红肥比喻花朵盛开。葳蕤比喻草木茂盛的样子。

    其中用二典故;一是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二是陆游的《感昔》只就残红作地衣”而纳兰在此词中的碾取名香作地衣。有异曲同工之妙。纳兰性德作此词之时正是他娶了发妻卢氏的时候。他与初恋擦肩而过的悲哀此时此刻仿佛初醒。

    诗文:

    初春时节的细雨霏霏

    湖边的柳树抽出了嫩枝

    嫩黄的枝条在风中摇曳

    这令我想起了她的发梢

    还有头发上的闪亮的饰物

    山峦叠翠的草木己经郁郁葱葱

    院子里的花朵己经盛放

    大千世界的美景

    令我想起古人的诗句

    这景致像是故意给土地

    抹上的胭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