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四章贝壳首饰 (第2/2页)
“其实,父皇,我只想要选一个妃子,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这话说完皇帝直接呵斥一句。 “胡闹!那个王孙公子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的,尤其是帝王,独宠最是要不得!” 御书房中安静一片,一旁的大太监头都快要埋到地里去了,他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不知道。 周青和皇帝对视片刻,还是皇帝先开口 “明天就开始准备选妃的事,人选朕已经给你选好了,一个是户部尚书家的嫡女给你做正妃,镇国公府二房的嫡女给你做侧妃,还有,” “父皇!我真的只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一个翠玉镇纸给扔下来 “混账!你想什么想!你是不是想让朕早点死!” 周青呡着唇不说话,他的坚持在父皇眼里一文不值,而且,父皇给他选的都是于他有利的,他筹谋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个,如今事到临头…… 他的手在身侧渐渐握紧成拳,本该属于他的位置,他不能退不能让,他。 想到李家柒的出身,他绷的笔直的身体渐渐沉下,单膝跪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道: “儿臣,遵旨!” “哼!日后你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知道,只有你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才能随心所遇,你若真有喜欢的女子,带到日后纳到身边好好护着就是。” 周青摇头 “没有,儿臣没有!” “你退下吧,回头朕让皇后给你准备选妃大典。” 他不配有了,那人说过,她若为女子,必是毒妇,何必呢!听说她让人造船,将那处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海匪巢xue给剿灭了,还救出了临河府首富家的儿子。 又听说她还让人开创先河的种植海带,如今又弄出了这么多贝壳饰品,她那样的人,果然就适合做地方官,能够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困在这高强内么? “四皇子成亲了,啧啧,还是正妃和两个侧妃一起,这可是。” 杜若伸脖子看一眼李家柒手里的邸报,忍不住感慨。 李家柒也挺感慨的,这一下娶三个女人,这一晚上能忙活过来么? 真不知道他是为了拉拢势力而娶的,还是为了伤那几个女人的心才娶的。 “你小子感慨上了,你这个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亲事了?” 杜若挠头,“我又没有看上的。” 李家柒摇头 “算了我不管你,你自己留心着些,遇到看上的就跟我说,我可以帮你去提亲,对了。 让吕虎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他说。” “好!” 吕虎正在后院儿训练那些府卫,听说李大人找他,赶紧就跟杜若一起了李家柒处。 “大人您找我?” 李家柒抬手让他去一旁坐下,然后道: “嗯,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吕虎实在想不到大人有什么事会跟他商量,去听这位驸马李大人道: “你们跟我出京也有两年了,我打算给你们轮流放半年的假,回头你去把班排一下。 这段时间我这里没什么大事,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守着我一个。 你们就成两半,一半人放个半年,等到另外一半人回来了,那外一半人再放个半年。” 忽然要给他们放假,吕虎还有些不太适应,但嘴角已经不自觉的翘起。 “这个这个好么?” 说实在的,他离京就是两年多,也挺想京中的妻儿父母的,但是职责所在,他也不能擅自回京。 这会儿听李大人说要给他们放半年的假,莫名的唇角就勾起,脸上也带了笑。 李家柒看他那个样子,明明很高兴,还要这般不由好笑道: “我既然提了,自然就是经过考量的,你回去跟他们说一声,把班排一下,你也跟着一起放半年的假,我这里暂时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保护,我又不是吃素的。” 他家驸马大人可真不是吃素的,海匪说脚都给剿了。 这么一想,吕虎便立刻答应下来去安排。 听说能够放半年的假,这些人都乐疯了。 听着外面那震耳欲聋的笑声,李家柒不由好笑。 如今他这临海县的渔民也好过了不少,眼看到秋天的时候,海带就能收一茬。 有了这一茬收获,再往别的县里推广,这海带种植就好推广。 海带能种植成功,最高兴的不外乎临河府的知府。 这可是业绩呀!他管辖之内有了这么大的业绩,他是明年他能挪挪地方了。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李家柒这边三年县令期满,一纸调令下来,他就成了临和府知府。 这种升迁法可是几乎没有的。 做两任县令就想升知府,哪有这么好的事,有那县令一做就是一辈子,到头都没升上知府。 他这个知府还是皇上钦点的,镇国公府和卫大学士,都没来的急反应,认命书就下去了。 从开国至今可没有这样的事。 散朝后的镇国公和卫大人并肩走着, “看来这位李大人,当真是治理地方上的能人啊! 临河府到了他手上,今年的赋税想必能翻一番了,还有那种植海带,我等可从未听说,你这大学士怕也不如他多矣啊!” 卫大人抄着手走在郑国公身边瞥他一眼 “事实只能证明他是个好官,办的案子也没有出过差错,比如,镇国公妹夫那件案子。” 说起这个郑国公眼神危险的眯了眯。 “三年?呵!既然那么能耐我看边境的土地可不少,干脆直接让他去那里种地好了!” 卫大人不想沾手这件事,只做听不懂他的话。 “那可不是我们能够说的算的,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那你说,这次皇上为何忽然直接下旨,任命他为临河府知府,这种事可从未发生过,哪次皇上要任命谁,不是同群臣一起商议?” 卫大人也很想知道,皇上到底为何会越过他们下旨。 “这老夫子会知道,你可是国公,我不过是一介文臣而已。” 镇国公没好气的一甩衣袖,“你这样说话有意思吗?” “老夫不过实话实说而已!” 果然,两个老家伙话不投机半句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