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三院长 (第2/2页)
要是在吏部三年,那大周朝的官员能被换下来一半,可是换下来又顶上去的这些人中,难道就没有会继续犯错的么? 有!还是会有,所以单靠换是换不完的。” “爱卿说的这点朕也想到了。” 听他这么说李家柒又道: “再说臣在刑部,的确是能减少冤假错案,可却不能制止案子本身的发生。 再个就是臣之前跟皇上说的,有些事情牵扯到了镇国公和长公主那边,就是臣也没法办。” 这个周青帝也考虑到了,他已经在想要不要将烨亲王给叫回来了,可他是去办理江南盐税案子的。 想到江南盐税的案子,周青帝又是头大,都爱做皇帝,可他这个皇帝做的也是心累的很。 尤其是还有个镇国公在虎视眈眈,李家柒在刑部伸出两庄和镇国公有关的案子。 镇国公都是用的家奴出来顶缸,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可皇帝心里还是憋了口气的。 但暂时不能动,也不是说不能动,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不要说他自己还有个小侄子呢,他如今竟然怕他万一不能将镇国公彻底连根拔起。 万一他自己输了,那镇国公绝对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到时候他周家的江山不是要落入异性之人手中么? 所以在没有把握之前他还不能亲自动手。 这也是李家柒觉得她再在朝堂上混也是拉仇恨,没什么意义。 而皇帝又不让她去地方上外任,那她就干脆搞教育好了。 从娃娃开始抓起。 “那你去管理学院的话,这样吧! 国子监有祭酒,朕就封你个内阁大学士,反正你这个内阁大学士也不入内阁,有名无实,想必他们也不会揪着不放。 另外再任命你为小学院长,女院院长和武院院长,这三个都教到你手上,你能应付的来?” 话说李家柒还真不是个能够闲下来的人,这样一来她更愿意了。 至于地藏交给的任务,先等等,等她将那些小的们都给交出来,他们考上了功名去地方上任职,不一样也是造福一方百姓? 而且她还有一个不能于外人道的隐忧先不提,她想到一个问题 “皇上,不如刑部尚书一职我现在先不移交,等那位郑万两郑大人被押送来京了,我把这案子给审了再将刑部尚书给交出来呗?” 听她这样说,皇帝也觉得可以。 “可以是可以,只是这件事朕觉得,最后也是白扯,镇国公那边能将郑万两给推出来,未必就不会推出别的人,朕倒是觉得这件事你别管的好。 那位郑万两能够被推出来就必定不是个无辜之辈。” “就这个月了,皇上不如等等看,之前我对那郑万两也有些印象,反正不急在这一时。” “既然你这样说那就这么办吧!” 就在李家柒要告辞的时候,外面就传来小太监恶魔般的声音 “皇上,音妃娘娘来了。” 这位怎么总找自己在的时候来? 果然吧!就见皇帝转头看向自己,就连周青帝也是无语的抽了抽嘴角道: “传她进来!” 然后对李家柒道: “看来的朕的爱妃对李爱卿你还是很信赖的!” 漠然的看一眼说话的皇帝 “信赖?” 眼角就瞥到那位宝音公主进来的身影,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就看看这位想要做什么吧! 之前就说了,她要是穿个宫斗任务能死好几次,这会儿就听宝音公主见礼完后,皇帝问她 “你找李大人可是有何事啊?” 要知道这后宫嫔妃不能跟前朝重臣频繁接触,更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每次李家柒来御书房她都找来,这是想干什么啊? “回皇上!臣妾只是想要让李大人帮臣妾找些草种,皇上也知道,那种牧草于我匈奴来说有多重要。” “可你如今已经是大周的妃子,还这么惦记着匈奴是不是不太好?” 任何人一个妃子听到皇帝说自己惦记娘家,都会赶紧跪下请罪,偏偏这位匈奴公主不用跪下请罪。 “皇上,这可是当初义和的到时候说好的,我只是提醒一下李大人而已,毕竟听说李大人最近又是要办理女子书院的,臣妾怕他忘了。” 李家柒看一眼皇帝,这事当初不过就是那么说说,她一个京官,去哪里给他们找牧草? “这个,朕已经让人去找李大人画下的其他几种牧草了。相信很快就能有消息传回来,你若是没有事就先回去吧!” 宝音公主也不追究,只是转头看了眼李家柒,李家柒点头恭敬送她回去。 “李爱卿魅力不浅啊!” 听皇帝这么说,李家柒还是很谦虚的一笑。 “不及皇上万一!” 这对君臣说定了事情后,第二天上朝,众位大臣听了皇帝的圣旨后心中只一句果然! 也有人提出李家柒担任了三院的院长,哪里还有时间来管理刑部? 所以他继续做刑部尚书根本就不合适了。 皇帝一个拖字诀 “那这段时间朕就看看谁合适好了,众人大人也多多举荐,刑部尚书一职可是关系重大,还需从长再议。” 一个从长再议,以这人的尿性还不得你选这个,他选哪个,就是刑部的两个侍郎都能暗自较真大半年,除非皇帝强硬的推个人上去,比如当初的自己。 李家柒找了京郊的地方改学堂,男学和女学背靠背的盖,同时吩咐人开春了就开始耕地,开荒,一百亩土地就在学校门口。 出去不远处就是,除了这些还有健身器材,还有锻炼器材,cao场。 劳逸结合,而且还是上六天才休一天让他们回家,衣服都是他们自己洗了晾晒的,为此他特地让人在建造宿舍的时候,建造的宽敞些。 并且也只是两人一个宿舍,这样就不存在谁被孤立的问题了。 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孩子是真的从贫苦农招来的,就京郊附近也有离京城很远的村子,也不是每家都能吃饱饭的。 女娃儿也是一样的,而且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古代,想要招收一批女孩子入学堂简直不要太简单。 毕竟她不但不收学费,还每个月给她们家里一百文,没七天拿回家二十多文,一个月上六天休息一天。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