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剧情转折 (第1/1页)
看着书中这段剧情时, 读者的情绪也不禁跟着书中内容而起伏, 会因为在黑暗中依旧坚守的人们而感动。 也会因为肆意放纵自己内心邪恶人的行为感到愤怒。 但是整个小说下来,最多的感觉其实是压抑。 感动和愤怒都只是间奏,压抑甚至憋闷才是整本小说的主旋律。 读者似乎也能从再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失明后带来的强烈幽闭感, 看着小说,就像是半蹲在一个狭窄而幽深的洞里, 站不起身,也趴不下去,更转回身, 只有偶尔或是感动,或是愤怒的间奏,才能让读者这种憋闷压抑的情绪得到难得宣泄。 文中提到。 全人类丧失视觉后一段时间,只是几天, 一些精密的仪器就开始因为失去人类的维护而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这点,是从主角和当时一些会议中专家教授的平时交流中体现出来的。 这些专家都是各领域的尖端研究者,对一些尖端研究领域的情况比较了解。 而这些前沿研究领域所需要的研究仪器,大多需要人的维护。 谈起这个时,一众专家都有叹气或沉默。 未来可能只会越来越糟,当这些仪器彻底坏了之后,人类还有没有能力再去制造都已经是问题, 而大多数研究都是需要仪器设备的。 而除了这点, 文中还通过另一个角度, 描写了另一件事儿。 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就是通过主角徐华的角度, 先是通过手机的视障模式,听到了一条博客上一位用户发的消息。 “……我的手机好像出了一些问题。他有时候并不播放声音出来。” 然后通过这句话, 视角暂时切换到了这个用户的角度。 这个用户摸索着手机, 通过语音的方式,将这条消息发了出去, 发出去的过后,他还反复触摸着屏幕该有字迹的地方, 但几次触摸,只是一两次手机按照视障模式播报了他发送出的消息。 这时候,发出消息这人的心里是恐慌的。 因为他就一个生活。 在全人类丧失视觉之后,所有人都暂时不出门之后, 他能和外界交流的,就只有这么个手机。 从全人类失明开始,他就一个人在家中生活。 听从元首当时的讲话,没再外出过。 他曾经在自己这个原本熟悉的屋子里反复跌倒过, 但也没其他人能来帮他,总是缓过来过后,就又再摸索着墙壁,一些固定的东西重新站起来。 因为原先家里就没有储备粮,在灾难发生前,他总是吃外卖的。 当他摸索着手机,下意识要去点开外卖软件的时候, 才突然想起来,一切都变了,整个世界都变了。 最后,他只是在家中找到了小半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米,就放在橱柜底下都已经有些发霉了。 而在灾难发生的前期,许多地方都顾及不到位,即便国家有储备的粮食和资源,却都没办法进行发放。 他在家中足足吃了三天的只有米饭的饭,才等来了一位军人给他带来的新的粮食。 或许是有时候灾难反而会让人变得坚强, 这些他都没觉得有什么,一个人就这样在家中待了足足七天。 直到他唯一和外界联系方式开始出现故障,他心里才开始恐慌。 但这时候,他依旧想着的是继续生活, 所以他发了条帖子,想找到有没有能维修手机的人。 但是文中, 最终都没找到。 甚至有人因为他的帖子,愿意送给他一个崭新的手机。 但他却最后因为一个人的一条消息,而瘫坐在客厅的地上, 失声痛哭。 “……不好意思……以前我或许能维修这个手机的故障,但我现在看不到了……我大概猜到他是因为什么故障了,但我却不知道我现在还能怎么办…………” 这条消息,让他嚎啕大哭。 或许这只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只是从全人类失明的一瞬间,他就失去了希望,只是随着惯性继续生活, 无法的委屈压在心底未曾表露过,只是所有人委屈这时候都被引爆了出来。 他难受,很难受。 他哭喊着, “……我的手机坏了……再也没人能修了,我再也没有手机了。” 或许哭得不是手机,而是那个原本繁荣,足以轻松修好手机,制造新手机的文明。 而或许, 其实文中的整个人类文明都一样。 所有人都只是抱着一种惯性,还未彻底接受全人类失明的事实。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儿,都在提醒着他们, 全人类失明了,人类文明似乎就要以这种方式落幕了。 而这个片段的小故事, 只是整个世界的一个小角落。 …… 故事就在这种氛围中继续往下发展。 再是那起影响深远的入室强jianian案。 直到那起入室强jianian案发生的第十天,这起案件才终于有了眉目。 线索和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通过程序,排查了整个小区所有监控画面。 犯罪嫌疑人因为前往事发地作案时并没有穿戴任何衣服, 而让受害者无法从嫌疑人衣物上得到任何信息。 但也因为其没有穿戴衣服,导致身体出现在监控画面中时,色调单一, 让识别程序,能很轻松识别出来该犯罪嫌疑人当时是否出现在监控画面内, 以和其他可能出现在监控中人员进去区分。 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在监控中,在识别程序的识别中有个特殊识别点。 凭借这点,通过排查所有监控画面。 排除了是小区内其他栋楼,其他单元人员作案的可能。 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就在和受害人同一栋楼, 以此种方式,以及其他信息,将这名嫌疑人的范围锁定到了了一个极小的范围。 即,与受害人同一栋楼,身高163至180,体型正常,短发,大概率独居。 而另一方面,另一部专家, 也在不厌其烦的盲采,盲测过程中, 一次次的尝试中,终于在从受害人身上提取到的检测物里, 识别到了不同的DNA。 最终,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人们还是维护住的秩序, 抓住了那名施暴者。 正如当初那位自杀警察推断的一样,这名施暴者是一个独居的,三十多岁男性。 文中, 还大概提及了几句, 在这起案件宣布告破时, 主角徐华的一些疑虑, 他怕是如此情况下,被迫做出的一些选择,而不是真得告破了这起案件。 但最后转念一想,徐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这起案件官方最重要就是给出一个信服的结果, 而不是增添所有处于黑暗中人们的怀疑, 那这个案件肯定是告破了,甚至每一步都经得起推敲。 文中, 剧情依旧在继续, 在又书写了两三个因为全人类失明而带来的细微处, 以小见大的故事后, 正好在上架的时候, 《七日地狱》的故事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