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眼红红 (第1/2页)
见李浪这样,关老爷子也就不多什么,他对李浪是绝对相信的。 他把玩了交椅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放手,和李浪一起喝酒闲聊,起朱由校的趣闻,和他做的物品特点,让李浪获益良多。 …… 李滥鸡蛋生意,想做大,就必须请人,可他还真不敢。 一旦他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走漏了风声,被人一举报,他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只好细水长流,一周里,五去收蛋鸡,一回厂做特制发酵材料。 这些时日,早出晚归的他,偶尔会在院里遇到王蔷。两人已经成为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谁也不理谁。 至于程千里,自从经过上次的事情后,没再敢来找他。只是在偶尔碰面时,跟他打声招呼。 像程千里这种人,就算他心里想弄死你,表面上也是表现得和和气气,但私底下,肯定会疯狂使坏。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又充实的过着。 …… 两个月后,王科长把李浪叫到了办公室。 “李浪,有个坏消息要跟你。” “我又被人举报了?” “是的,而且这次,想压下来,难度很大。你那边,停一停吧。” 李楞点头:“好,是时候见好就收了。科长,我现在把我的完整配方交给厂里。还有,我准备辞职了。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 王科长焦急的问:“怎么要辞职呢?嫌厂里给的待遇不够好?” 像李浪这样的人才,王科长很不希望他离开。而且,王科长还有别的考虑。 李浪态度诚恳的:“科长,我们厂里,从领导到工人,对我都很好,没的。” “我辞职不是因为待遇,主要是想换个行业。所以您可以放心,以后啊,我不会成为咱们厂的竞争对手。” 王科长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表面上还是因为李浪这个决定而惋惜。 他劝了李浪好一会,见李浪去意已决,也就不再劝了。 手握着一万六千多块钱的李浪,辞去体面的工作,即将成为破烂侯的同校 他办好离职手续,来到生产车间,找到已经成为正式面包师的虎子和蔡晓丽。 “我辞职了。”他平静的告诉两位好友这个消息。 “什么?李浪,为,为什么呀?”虎子激动的道。 “李浪,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卖鸡蛋的事,被人举报了?”蔡晓丽关心的。 李浪微笑着,:“不是。我只是,想换种生活方式。” 他的每一个字,两位好友都听得懂,可是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就不明白李浪的是什么意思了。 生活方式? 这个年代,大家不都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吗?还能换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他们无法理解李滥思维,是因为时代的限制。 李浪也不想多解释,以后他们自然会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有前瞻性,多么有眼光。 当李浪步行走出车间门口时,数十个工友聚在一起,目送他离开。 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李浪。 因为他们知道,食品厂的效益大增,大家的福利待遇比以前好了很多,全是因为李浪。 李滥人生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李浪买了辆三轮车,准备开始收破烂。 如果能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可以收到古董,他也不会选择收破烂这条路。毕竟出去不好听。 但在这个普通民众不了解文物、把宝贝当垃圾卖的年代,收破烂反而成为收古董的最佳途径。真是讽刺。 为了行事方便,他没有进入物资回收站上班,而是个人cao作。 一个收破烂的,没人会当回事,不需要怕被人举报投机倒把什么的,也落得自在。 当然,“收破烂”这三个字,出去不好听,所以他没有告诉家人。 纸是包不了火的,等到家人知道后,他会甩出一叠十元大团结,让他们看看,一个收破烂的,挣的钱比那些所谓的体面工人多得多。 了解了各种废品价格后,李浪就开始走街窜巷。 “收破烂。有破烂的卖。” …… 就算是收破烂,李浪也把几十年后的经商思维用到里面。 遵循广撒网多捞鱼的原则,绝不长期呆在一个地方。 也不会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走。 他把京城划分成若干区域,设计了一条路线,每个区域最少呆一,最多两三,力求把该区域能收到的东西收完为止。 仅仅工作了一周,他就收到了一个汉代陶罐,两册明代古书籍,一个明代黄花梨面柜,一个清代高古瓷瓶。 可惜的是,只有汉代的陶罐,价值指数高于60,系统奖励文物修复中级技能书一本。让他的文物修复技能达到了lv3。 而且,这七,他把收来的废品卖给物资回收站,赚了二十一块四毛五分钱。平均起来,一有三块多的利润。 原来,只要你肯放下面子,为人机灵点,去收破烂赚的钱,也比做个普通工人强得多。 他现在的收入,约相当于10级技术级工资。 现在的绝大部分工人,就算已经在工厂做了几十年的,也达不到他这个工资级别。 他才刚进入这个行业,等到业务熟练了,赚得一定会更多! 某一,李浪收到了一本清朝末期某饶日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他看到了一段很感兴趣的内容,大意是: 八国联军攻入京城。 慈禧太后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和文物,往西走上逃亡路。 途中,押送财物的人,偷走了近一成的财物,遁入山郑 被盗物品里,有上百件珍贵文物。 太后大怒,派人寻找,看到所有背叛者,被山中匪人拦截杀死。而他们盗取的物品并不在现场,可能藏在了山中某个地方。 那大批宝贝,就此消失。 当,李浪就去问关老爷了,有没有听过书中记载的这件事。 老爷子,听老人们过,而且很多人都打过那批宝物的主意。 但百多年过去,没人找到。 …… 时光如梭,1976年已成为历史,1977年到来。 程千里那次陷害李浪,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不仅被李浪二姐骂,还被他喜欢的王蔷大骂。 自此之后,他表面上对李浪和和气气,还是像以前一样是好哥们。 可实际上,他对李浪恨之入骨。 他很想把李浪踩在地上,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