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从练剑开始_第三十二章:打发西荒去挖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打发西荒去挖矿! (第1/3页)

    苏御脸上火辣辣地疼,在这时,释暄所说的他一句没有听到,他只听到了自己的喘息声。

    不甘、屈辱!

    回填在心里,他恨,恨自己无用,一招而已,仅仅一招变输的惨不忍睹,毫无反抗之力,被人踩在脚下侮辱!

    他不甘!心不顺!意不通!

    无可否认的是,释暄成为了他的心魔,如果他有朝一日不能打败释暄,那他必然被卡死在通玄境。

    “你不甘么?不甘什么呢?”

    突然一道细腻的声音直接出现在他脑海里,充满嘲笑与讥讽。

    “在这个世界上,弱者永远只能被别人踩在脚下。谁让你是弱者呢?呵呵……”

    “弱者就只能匍匐在强者的脚下而已……

    眼前的场景变了,脑海中,千触妖王冷笑着,一只触手刺进母亲的胸口,而另一只触手上,父亲铁塔般的身体挂在上边,鲜血淋漓,眼睛瞪得老大,那是不甘、是无边的恐惧!

    苏御这一刻害怕极了,他怕自己就此死去,他怕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他说过的,他要杀尽天下妖魔!

    他说过,他要变得足够强,强大到无人可以伤害他身边的人!没人可以夺走他的一切!

    没人看到,倒插在远处的胜邪剑在变化,剑身上乌光褪尽,变得银光湛湛。用它杀死的人,生魂被吞噬,可它的剑身,在这时候依然洁白无暇。

    也没人看到,苏御的额头上,一个古字若隐若现,那个声音每出现在他脑海中一次,他额头上的古字就愈加凝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轰!

    脑海之中一声炸响,一篇经文毫无预兆地挤满了苏御的记忆。

    苍天在上,无所谓仁亦无所谓不仁。俯瞰人世,高高在上。一切都需要自己掠夺,不然就被天地所淘汰。

    弱rou强食,物竞天择,不进则退。这是人世之道,亦是天道的演化。

    苏御被前所未有的观念所包围,在他的心里其实还从未有过这种想法,他此时处世未深,现实的残酷,他还没有尝到过,但此次被释暄侮辱,终于让他浅浅地懂得了这个道理!

    出现在脑海里的无名玄功只是一种理念,却改变了长生真气以往的活跃,变得越来越迟钝,逐渐回到丹田气海中,寂静不动。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何为无名,道德经有言,无名天地之始。长生真气逆转运行,一切都归还给了天地,这意味着,苏御努力换来的修为在消失。

    释暄也感到了怪异之处,此时苏御的气息愈来愈弱,到最后竟然丝毫修为不剩,成为了毫无修为的凡人。

    “呵,走火入魔么?如此也好,就以此来赎罪罢。”

    释暄冷笑,虽说不知道苏御经历了什么,但在他看来苏御已经废了。

    轰!

    可是片刻之后,他就笑不出来了,在这一瞬间,天地精气疯狂地涌来,而苏御的丹田就像是风箱一般,不管什么精气,通通来者不拒,全都吸入了他体内。

    脚下的苏御一声清啸,狂暴的天地精气炸开,直接将踩在他身上的释暄掀飞八丈之远,就连一旁正在战斗的两位通玄境的强者也感到心惊rou跳!

    “嗯…怎么回事?”

    古风扬和天蜉妖王借助天地大势而战,这一刻却被直接强行地打断,根本借不来一点天地大势。

    “天地精气倒灌,这是在干什么!”

    苏御此时根本没有自身的控制权,一切都是自然而成,那浩瀚的天地精气疯狂地涌来,谁的经脉也受不起,到最后身体必然会直接爆裂。

    “欲问化生何自始,直穷天地到无名……”

    关键时刻,一段段口诀出现,入体的天地精气没有经过转化,只是通过苏御的身体作为媒介,直接一掌打了出去。

    释暄只感觉天地精气犹如滔天巨浪,往他涌来,这一刻竟生不起抵抗的心,他此刻仿佛正直面一片天地。

    “怎么可能!”

    轰!

    惊雷般的响声响彻在青天谷,在雷声中,又夹杂着一声龙吟,一条银龙在天地间出现,龙身犹如山岳,银光灼灼,通体闪耀,盘踞在释暄周身,将他护在中央。

    “没想到那位竟然真的将这银龙铠甲给了这小子!”

    古风扬看着面前盘踞的龙身,脸色复杂。经过这样的变故,他们没有再战,都不约而同地望着这两位年轻人。

    武顾城心里是复杂的,苏御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又为此毁了容、散了修为,可到了这里,却杀了他这么多部下,实在让他难以对苏御出手。

    “或许死在释暄手中,就是你的归宿罢。”

    武顾城叹道,他知道,银龙铠甲的主人到底是哪位,也知道如果有那位干预,就算是燕秋也不会把释暄怎么样。

    此刻千里之外,金陵城中。

    离皇宫不远有一座寺庙,亭台楼阁间皆是朱墙金瓦,金碧辉煌,隐隐约约间,可问经文浩荡之声。远远看去佛光普照,笼罩整片金陵城,这里便是梁国的圣地,小雷音寺。

    而在那光鲜亮丽的庙字中,在极其偏远的角落里,竟有一间茅草屋,屋中是一个佛堂,却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