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东厂 (第1/1页)
我,武当放牛娃,签到五十年!正文第一百三十三章东厂国家历史研究院。 一大早,杨平教授收到了一份匿名包裹。 包裹很大,分量也不轻。 门口的保安为了安全起见,还用探测器扫描过。 确定包裹里不存在爆炸.物。 不过,碍于杨平教授的身份。 很多同事都建议直接将包裹丢掉。 “那怎么能行。” “如果里面装的是某位不想透露姓名,却是有识之士送来的珍贵物品。” “岂不是让国家遭受损失!” 杨平教授坚持收下。 但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他将包裹放在了大院里拆开。 一层一层的包装撕开。 很多研究员站在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紧张不已。 直到最后一层箱子撕开的那一刹那。 杨平教授浑身一震,如同石化一般,当场愣住了。 一群研究员不明所以,但好歹知道包裹里没有危险物品。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 围着包裹看过去。 一口纸箱子,里面安静的躺着一副稍显老旧的骑马用具。 “骑兵三件套?!” 一人发出惊疑的声音。 这些研究历史的高端人才一眼就看出了这套装备的特殊之处。 不同于现代的骑兵三件套。 无论是样式,还是做工都完全不同于现代。 “快,将资料都搬过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套装备应当来自汉朝!” “顺便测量一下它的年代。” “一旦印证的话,骑兵三件套的世界论述就要大改了!” “咱们也能狠狠地打那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脸了!” 杨平老脸通红,激动无比。 当即催促手下的研究员动起来。 经过半天的检测,碳14测试的年份正好印证了杨平的猜测。 它就是来自汉朝的骑兵三件套! 短短一天,各种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来自国家历史研究院的文章。 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一套来自汉代的装备上。 无数学着论文不遗余力地证实汉朝便存在骑兵三件套。 狠狠地抽了那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脸。 一些国外学者疯狂挤兑杨平教授。 试图用各种方法证明他们国家的骑兵三件套才是世界上最早的。 可当他们看到杨平教授拿出一个又一个的铁证。 这些洋鬼子学者在一夜之间全部噤声。 连个屁都不敢放。 不光是国外论坛。 就是国内论坛也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塞满了。 网友们争相讨论来自匿名包裹,送来的一套汉朝骑兵三件套。 一些二鬼子开始在网上带节奏。 “各位难道不觉得奇怪吗?匿名者发来的骑兵三件套几乎是崭新的。” “无论是马鞍,还是马镫,或者马蹄跌都没有多少氧化。” “两千年前的东西,怎么可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除非它是穿越过来的!” 一名某博大V提出了极点执意,立刻被有心人转载。 短短半天,网络上又掀起一番执意风。 不得不说,这几点执意的确很能站得住脚。 就连国家历史研究院都想不通。 但事实上,各种检测都证明,这套骑兵三件套的确是来自汉朝的。 甚至连杨平教授都一度怀疑,这套装备真的是穿越过来的了。 “小刘,你跑一趟物流公司。” “查一下包裹是从哪里送来的。” “带着我的证件过去,务必让物流公司开放权限!” 杨平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他迫切想要知道匿名者的身份。 更想知道骑兵三件套从何而来。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穿越者,那对于他这位历史学家来说。 可就是天大的福星! …… …… 农家小院。 这两天,林川没少看新闻,也时常关注论坛。 他送去的骑兵三件套带给世界的震撼无疑是惊天动地的。 他当然也料想到了这种结果。 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曹cao带来的装备太新了。 如果能做旧一点就更完美了。 其实,这么做也没啥用。 骑兵三件套的制作大部分用的都是皮革。 就算是密闭性再好的措施,经过两千年也根本保存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对骑兵三件套的历史发掘一直都没有新的进展。 林川也知道,他做这些不过是为了打洋鬼子和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脸。 真要考究,史书上的记载就已经足够了。 难不成老祖宗会将没创造出来的东西写在书上? 整的好像西方的历史就是真的一样。 还不是到处找祖宗,厚着脸皮往人家身上靠。 说白了,洋鬼子就是明知自家的历史短。 脸上不好看。 扒拉出一点东西就恨不得变成自己的。 这根偷国疯狂申遗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好了,林川能通往万朝。 以后国家的历史上缺什么,他直接问那些大佬要就行了。 什么骑兵三件套,什么永乐大典。 以后他会慢慢的打洋鬼子的臭脸! “您好,有人在家吗?” “您在某宝上定的货到了!” “麻烦签收一下!” 门外有人在喊。 林川顺势看过去。 三个送货的小哥汗流浃背地喘着粗气。 门口堆放的货物跟小山一样。 这些都是林川前两天订的货。 “辛苦了!” “冰箱里有冰镇饮料,顺便拿。” “剩下的,我自己来就好!” 林川笑呵呵道。 他家住山里,人家不辞辛苦地搬这么多东西上山,也是够辛苦的。 送人家几瓶饮料也是应该的。 等送走三个送货小哥之后。 林川也将货都搬进了客厅。 一个一个地拆开之后。 各种书籍,望远镜,气枪,保健.品等等。 反正林川能想到的,他都在某宝上搜刮了一遍。 其中,还有两台偏老式的墨水印刷机。 这玩意还是他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价格不菲。 不用插电就能用。 书籍是一年级到高中全本。 虽然这些知识对大秦和曹魏来说太过先进了。 但他也没打算直接就普及到全国。 “让老赵和老曹挑选几个聪明人过来学习吧。” “学成之后再回去教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林川早就计划好了。 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 大秦和曹魏的教育一定要尽快提升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