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皇太极想多了 (第2/2页)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不过,孙杰来了。 粮食被烧,城中缺粮。 那些王公们在城中的粮店趁机囤积居奇,想趁此捞一票。 人的劣根性本就如此。 皇太极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连着削了好几个王公的爵位,才把这事平息下去。 这样一来,又得罪了一批人。 加上粮食被烧,一时间让他的名望低到了谷底。 本想着等孙杰归顺的消息传来,狠狠的震慑一番。 千等万等,等了那么久的时间,硬是什么都没等到。 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堆在心里,让他异常难受。 “该死的,怎么还没回来?是死是活,总得来个信吧?” 御书房中的皇太极一拍面前的桌子,低声怒骂。 窗外的月光照进书房,洒在地上如同白霜一样。 可他现在完全没有心思欣赏这姣好的月光,满脑子都想着孙杰。 门外忽然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进来吧,门没锁!” 皇太极一脸烦躁。 一个侍卫推门而进,站在皇太极面前,行了一个打千礼,道:“禀报主子,有急报从山西传来,此时正在宫外!” 皇太极眼睛瞬间明亮,就像是酷暑季节里吃了一块冰,寒冬季节里抱着火炉一样。 身子直接窜起,一拍桌子,骂问:“果真?” “回禀主子,千真万确!”侍卫急忙回道。 “哈哈,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消息了,赶紧让他进来!” 皇太极迫不及待的喊道。 从山西来的,皇太极实在想不到,除了招降孙杰之事以外,还能有什么事。 “喳!” 侍卫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 窗户外面的月光更亮了,皇太极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情报凑到桌子上的蜡烛前。 火光照亮了大半,他逐字逐句的斟酌。 不是索尼他们送回来的情报,而是晋商他们送回来的情报。 上面说,一支“孙”字大旗的军队从陕西出了潼关进入山西,一直往北边走。 情报发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太原,貌似准备去大同。 这种程度的军事调动,晋商怎么敢隐瞒?于是就让人把这消息送了过来。 “哈哈,成了,此事成了!” 皇太极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 虽然不是索尼他们传回来的书信,但也不差。晋商拿了皇太极不少钱,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恭谨,不可能用这种事情骗他。 在皇太极看来,招降之事已经成了。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原因很简单。 这“孙”字大旗除了孙杰之外,还能有谁? 如果没成,孙杰为什么要领兵出潼关入山西,然后再去大同? 大同那边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那目的就很简单了,肯定是经大同,过宣化,去京城。 难不成要破关而出去草原? 去草原干嘛要走大同?直接从陕西北边走不也一样? 情报上写的明白,“山西守将不知”,“似无调令而统兵北上”,“山西诸将无不惊心胆寒”…… 这样的话屡见不鲜。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大明朝廷压根没发调令,山西的那些守将,压根不知道孙杰会统兵入山西。 要是知道,不会是这个样子。 无令而调兵者为谋反,这是根植在所有当权者内心深处的禁忌。 皇太极好说也是皇帝,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里。 也是,没有调令就随便统兵北上,目标还很有可能是大明首善之地。 说难听点,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难不成,他孙杰还想着北上勤王?还是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北上勤王? 别说笑了,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样的人只存在故事当中,要真有这样的人,他早就成圣了。 皇太极对人性的揣摩已经到了一个极致,下意识的就把这些东西抛弃了,下意识的就认为索尼他们成事了! “哈哈哈,成了,成了! 好奴才,好奴才啊!” 皇太极兴奋的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脑袋后面的那根金钱鼠尾辫不停的摇晃。 脸上的肥rou全都挤在了一起,就好像伪皇宫御花园正在盛开的菊花一样。 阵阵秋风起,从西到东。 冷风从房门灌了进来,温度下降了几分。 这风经过了陕西,经过了那些沟壑坎坷。 月光照耀之下,几只饿狼在黄土地的沟壑中刨着什么东西。 不久,一具具无头的尸体被它们叼出了地面。 旁边散落着几颗没有rou的头颅。 索尼的那个脑袋倒扣在地上,空洞洞的眼窝看向辽东方向。 若是索尼知道皇太极心中所想,会不会心灰意冷? 只可惜,黄泉路上,永远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一头瘦狼叼走了索尼的头颅,尸首分离,不知有多远。 风撞进了皇太极怀中,他丝毫没觉得冷。 至于索尼为什么没有消息传回来,他尚且摒弃没有去想。 有时候,人就容易钻牛角尖。 上帝视角之下,所有的事都有迹可循。 可人终究是人,若能面面俱到,早就飞升成仙了,又何必在人间受罪? 不过,皇太极还是把范文程以及那些王公贵族们叫到了书房,全然不顾夜晚天寒。 …… 金秋时节的辽东已经有了寒意,从蒙古大草原吹来的阵阵冷风在盛京城上空盘旋几圈,挤进了皇宫。 但在御书房内,熊熊的炉火仍令室内温暖如春。 前几刻钟,太监们端来了几盆火,为这如同冰窖的书房带来温暖。 伴随着木柴发出的噼啪声,皇太极正志得意满的坐在皇位上。 一想到自己那伟大的构想以及独特的cao作此时已经全然实现,笑容,从他那稀疏的胡子下流出。 房间里面的人困意十足,和皇位上的皇太极是两个反向。 他们并不关心皇太极现在心中所想,只是想着现在回去,还能不能把刚才的美梦续上。 刚才在来的路上,那渗人的冷风让他们不停的打着寒颤,如今站在这温暖如春的书房中,困意再次袭来。 这些八旗老爷们刚刚cao劳完大事睡下,如何经得起这么摧残? 皇太极全然不顾他们脸上的疲倦,带着雀跃的洪亮声音响起: “朕以为,大事将成,入住中原不再是梦!”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