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状元郎惨遭放逐 (第1/2页)
公元907年,梁王朱全忠篡唐称帝,天下大乱。 年方二十的新科状元王旭东赴翰林院修撰。 同是翰林院修撰出身的宰相董国瑜,深知修撰虽为闲职,但却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官员,日后很有机会,进入内阁,位居宰相。 董国瑜为人阴险jianian诈,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在朝中结党营私,任左都御史时,妒忌、陷害右都御史张忠良至死。 当董国瑜得知王旭东乃是张忠良之子时,遂挖空心思,加害于他。 这天,王旭东下朝回府途中,忽然心血来潮,打道拜访长安刺史文龙。 文龙是王旭东的同窗、同门、同科,见王旭东大驾光临,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文龙一时饮得兴起,竟叫侍从去酒柜里将鸿禧杯拿出来。 这对鸿禧杯,是扬州知府巫鸿均最近在扬州街珠宝商铺所买,见酒杯精致玲珑,便赠送给上司文龙,以示讨好。。 王旭东一见,当场爱不释手。 文龙出于好意,当场送了一只给王旭东。 王旭东大喜过望,散席后,便将凤禧杯携带回府。 语云: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爱。 文龙、王旭东尽管是进士、状元,满腹经纶,但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看得见凤禧杯表面上的精致玲珑,却看不出内里暗藏着的魔咒。 王旭东辞别文龙踏上归途,闻小树林中有女子呼叫救命之声。 王旭东朝着呼救的小树林奔去,只见有一男子正在对一个姑娘施暴。 那个姑娘的罗裙被扯下,哭喊着叫“救命。” 不远处有两个家丁背向着那个男子在看风。 王旭东大步冲上前去,对着那个男子喝斥:“住手!休得强暴!” 男子支支吾吾:“我……” 姑娘站起来戳指着那个男子,哭诉着说:“他……向我施暴。” 王旭东当即上前,想把那个男子捉拿旧案。 谁料那个男子暴怒地说:“本少爷乃是朝廷宰相董国瑜的大公子董巫天,谁敢捉我!” 王旭东看着他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把脸一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董巫天未待王旭东说完,将手向那两个家丁一挥:“上!给我狠狠地打!” 那两个家丁见主子有令,一个呼啦地冲到王旭东面前,挥拳就打。 王旭东自小在武当山习武,十八般武艺藏身,只见他三二两下,便将那两个家丁打翻在地。 董巫天见势不妙,想夺路逃走。 王旭东飞步追了上去,厉喝一声:“休想逃走!” 王旭东将董巫天似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了起来。 那两个家丁见势不妙,慌忙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跑回去报信。 王旭东向那个姑娘问过口供,不由得勃然大怒,将董巫天押回中州府衙,交由文龙处置。 岂料,王旭东前脚刚回到中州府衙,董国瑜的后脚就到。 董国瑜一见到王旭东,便大声喝斥:“好你个王旭东!你可谓胆大包天,竟敢捉拿老夫的儿子!” 王旭东直言道:“董大人,请息怒,下官不知大人的公子,只知道捉拿犯罪之人。” 董国瑜咆哮着说:“你也不瞪大眼睛瞧一瞧,老夫在朝中是什么样的人?” 王旭东口气强硬地:“董大人,您身为宰相,朝廷重臣,更应以身作则,岂能让您的儿子在外胡作非为” 董国瑜在朝廷中是个铁腕人物,何曾被人如此顶撞过。顿时被气得上窜下跳,暴跳如雷:“王旭东,识趣你马上放人!” 王旭东亦口气强硬:“董巫天强暴民女,怎可说放就放?” 董国瑜见硬的一套不行,就来软的一套:“你若依了老夫,老臣保你升官发财,这,总可以了吧?” 王旭东当场拒绝。 董国瑜软硬兼施俱不能奏效,不由得勃然大怒:“你!竟敢以下犯上,斗胆跟老夫作对?” 王旭东毫不退让:“关大人,我官职确实比您小,但我无愧头上这顶乌纱帽。” “你!你年纪轻轻就食古不化,违抗本相,你等着瞧!”董国瑜见王旭东不肯买账,恶狠狠地丢下一句话后,拂袖离去。 董国瑜回去后,向皇上参了一本,说王旭东贪赃枉法,以下犯上...... 皇上听信谗言,将王旭东贬谪为民,流放岭南新州,即日起程。 “国法何在!公理何存!”张少飞猛地顿足,对天大叫。 有冤无路诉的王旭东,恳请皇上准许他回老家一趟,和娘亲告别后才回朝启程。 皇上准奏。 王旭东离开翰林院,踏上回家之路。 王旭东回到河北邯郸邱县太平村,已是掌灯时分。 王旭东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看见自家的屋里,透着灯光,那是娘亲守候儿子归家的灯光啊!王旭东不由得心头一热,人未进屋,便叫道:“阿娘,东儿回来了。” 王旭东的娘亲王爱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