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御前带鱼护卫 (第2/2页)
暗传陛下龙体欠安,现在京中魏公公那边正盛传正在追查宝船沉默一事,京中有些人心不定……”老陈头低声开口。 “无妨,与南边的联络以及往东江镇输送的物资可有问题?”廖启看向壮汉陈年。 陈年答话:“并无问题,只是辽东袁督师那边似有所察,有意与魏公公联络,想对我们施压” 廖启:“袁崇焕……不管他,这段时间胡义和齐可午那边有什么问题?” 廖启这些年,并非无根无底,毕竟他也算是皇帝亲手提拔,可惜终究是魏忠贤和客氏久在皇帝身边,更是得以涉足朝政。 党羽培植飞快,且斗败东林党声威大震。 结果廖启因为参与清查东林也被视为阉党成员。 可事实上,他与魏忠贤的确是合作过几次,有不少交往,但说他投靠魏忠贤也不可能,他毕竟是皇帝的亲信宠臣,和魏忠贤是一个级别的。 而现在的他身为肃宁伯,更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可惜自己经常不在京中,不然指挥使之位就不是田尔耕了。 而他的部下也不多,因为常年在外,他的部下也大多分布在外。 在京中只有齐可午为锦衣卫南镇抚使,而胡义却被他调入京营,为京营之中神机营的一名参将。 目前南镇可以视为廖启的自留地,而北镇只有少部分余力。 却在近年被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们日渐腐蚀,尤其是田尔耕才是指挥使,所以北镇不在掌握。 而厂卫皆在阉党手中,廖启自己也是无可奈何,虽然他也有意远离京城朝堂,自觉与魏忠贤保持距离就是了。 他可还记得等新帝临朝,阉党怕是要遭,可是因为自己是天启帝的亲信,所以也一直没机会接触信王朱由检,怕是以后自己也难啊。 想到陛下私下授予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 廖启长叹一声,这么多年,差点连自己来此界的目的都快忘了。 可是这么多年走过江南,走过边疆,见多了那些人间惨剧,处处不平事。 尤其知道未来之惨剧,终究有些意难平啊。 …… 而此时的沈炼在不得已逼死了殷澄之后,想到了廖启,听闻廖启回京便赶来求见。 其实这些年,廖启在京之时仍时不时邀当年一起逃命的小伙伴相聚,一是为了能及时把握剧情走向,二是几人一路逃命也确实有了几分情谊。 可惜后来,久不在京中,等回来再邀,郭真已然不能随意出来,而陆文昭倒是开始有意攀附,可惜廖启在京中势力皆在南镇,后来陆文昭也选了自己的路。 而如今沈炼身居百户之职,而陆文昭更是位居千户,可惜皆在北镇,而廖启在北镇的影响力,终究不如阉党。 而此时的沈炼抱着一些礼物,站在廖府门前,正有些踌躇,他这人有些清冷,不够圆滑。 如今有事需要来求自己的旧友,有些抹不开面子。 深感惭愧。 然后,还未等他敲门。大门敞开,廖启站在门内。 廖启拱手笑道:“哈哈,沈炼你来了,可带了家传宝刀给我看看啊” 沈炼见这般情景,也不在踌躇,慨然一笑。“家中父亲传下的刀,也是先帝御赐,廖兄不是早就见过了吗?而且廖兄可是得了陛下御赐异宝啊,不比我等刀好!”沈炼挪揄笑道。 沈炼等人早知道廖启身边常伴的那条咸鱼,所以心知肚明那不是御赐,只是说是御赐表明天子对廖启的宠信。这才最让人艳羡啊! 沈炼入府与廖启饮酒畅谈,后来说了自己所遇到的难处。 廖启听完:“这事不难,只是你这下属如此对你不敬,怕是有些底气,估计你的日子也是不好过啊,不然调你去南镇,有齐可午在,你的日子必好过许多,虽然没甚油水,也不必受气了” 沈炼有些迟疑,他当然想去,也有些气不过,只是陆文昭那边让他有些迟疑,这些年陆文昭也算帮他不少。他身为陆文昭麾下百户,也不好就此该换门庭。 便说道:“还是再等等,等后面我与陆兄聊聊吧” 廖启见此,也不在多说,其实他的确是想把沈炼从这漩涡之中拖出来。 可见他这般,感叹剧情惯性如此。自己都搅动不少风云了。 而后听闻郭真死了,沈炼之所以与凌云凯起了矛盾,便是不愿将郭真之死交给他人来查。 廖启听完叹了口气,对沈炼说:“郭真死了?虽然已多年未见,怎的会如此?” 沈炼摇头苦笑说:“如今这时局,谁也说不好啊,就怕我也不知哪天便没了” 廖启深深的看了一眼沈炼,说道:“沈炼,你我一起逃命的兄弟少了一个了,你若有事,尽管来寻我,兄弟不能再少了” 而此时,凌云凯向陆文昭报备了殷澄之死。 陆文昭听闻,也只是默默的划去了殷澄的名字。 便让凌云铠去杀一个叫北斋的所谓的东林余孽。 随后,有人向他报告了,沈炼去见了廖启。 陆文昭听完,眼神深邃,缓缓叹道:“沈炼,廖启,廖启!……快了,廖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