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奋进 (第1/2页)
谁是曹肃? 谁这么优秀? 百夫长曹肃! 十七岁的百夫长! 好家伙,新晋百夫长名单出炉之后,府军军士奔走相告,转眼之间,曹肃的大名就传遍了整个府军。 西城府军大营,是新扎下的营盘。 流水一样的兵驻进营盘。 这里是别将程卫统帅的千余军士。 虽然号称千余军士,实则却只有七八百人,并未满编。 程卫帐下,两大校尉、十多位百夫长聚拢商议。 百夫长帐下也都不会是满编,所以七八百人,足足有十多位百夫长。 平均每个百夫长帐下,也就六七十人而已。 营帐之外,站着两个身着铁甲的军士。 这是程老将军的亲军,负责守卫营帐。 曹肃之名,从营帐之中传出。 百夫长们议论纷纷。 “曹肃?” 门口站着的一名军士,闻言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的同伴却和他不同,一脸羡慕。 “真羡慕这些新的百夫长,据说,校尉大人们为了抢新的百夫长名额,都吵疯了。” “听说排在新晋百夫长名单首位的曹肃,今年只有十七岁,已经斩杀了十余气血武者,真是勇猛无双。” 同伴露出了神往之色。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看着还在恍惚中的曹兴道:“曹兴,你也姓曹,平城就这么大,你们该不会认识吧?” 曹兴闻言,才从震惊中平复过来。 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不知为何,但话到了嘴边,突然改口了。 “认识是认识的,不太熟。” 同伴秒懂了。 远房亲戚呗。 平城有很多人都这样,虽然都认识,但隔着数代的亲戚,彼此就和陌生人一样。 “他算是飞黄腾达了,击退万平军后,以后就是平城的大佬了,你们要是真有啥亲戚关系,这个时候,倒是可以走动走动。” 同伴看曹兴年纪轻,便多“提点”了几句。 曹兴也不好多说,只能笑着点点头。 ........ 曹肃升官,一下子和周青平起平坐。 按照上层安排,曹肃回到了王猛帐下。 这是“武馆派系”回归,王猛给曹肃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 同时接收欢迎的,还有王猛的亲传弟子胡泽。 胡泽很吃惊地看着此时身高一米八十多,体格健壮的曹肃。 听说,那个时候他加入内门时,曹肃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武馆记录员。 他真的没什么映像,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那个时候的记录员长什么样子。 但他肯定的是,绝对不会长现在这个样子,否则他应该记得住。 王猛隶属韦韬直系。 加上曹肃和胡泽之后,王猛帐下目前共有八名百夫长。 “昨夜,本部人马守备城墙,损伤惨重。” “幸得城主大人关照,提拔调拨了两位兄弟加入我部。” 王猛一阵介绍。 实际上,帐下八个百夫长,有三个是原本就在武馆里任教的武师。 而武馆里还留下了几个年纪太大,伤病缠身的老武师任教。 班底基本都在这边了。 汤阳丰身为校尉之一,自然不在王猛帐下,而魏楷是参军,也不归王猛管。 曹肃这才看明白了,怪不得武馆里,王猛、魏楷和汤阳丰几乎是平起平坐,其他武师要稍差一些,原来早在府军中就排好座位了。 武师都是力境,力境起步就是百夫长。 百夫长未必都是力境,也有军功卓著的气血武者可以任做百夫长。 曹肃如此,胡泽如此,周青也是如此。 等王猛介绍完了之后。 曹肃和胡泽便站了起来,向众人拱手行礼,算是正式入营。 王猛随后便开始给曹肃和胡泽介绍一下在座的百夫长。 “军中不称师,以后便以百夫相称。” 王猛介绍完后,便开始安排军务。 “整军之后,我部继续负责南墙守备,季参事?” 王猛喊了一声。 身后一名青年立即站出来:“属下在。” 王猛问道:“昨夜南墙内的投石器械可曾损坏?” 季秋立即回答道:“禀校尉,投石器械均无碍,可以正常使用。” “另外,韦城主今天特意调拨了两台投石机放在我部防御段后,增加我部的防守力量。” 曹肃一看,这不是那时候和徐望争夺内门第一的季秋吗? 季秋是王猛亲传弟子之一,也是如今王猛帐下的参事。 参事比参军低一级,相当于百夫长级别,也是个文职。 府军之中,这么多的力境武夫都是文职吗? 曹肃心想这未免有点浪费。 实际上却不多,一个校尉帐下就一个参事。 参事虽然也是力境,但实际战力一般都不高,而且参事只是文职没有兵权,不代表他就不上战场了。 文职也能打死人,平时有其他军务工作而已。 “好!” 王猛听了季秋的汇报后,满意地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