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升学考试(一) (第1/2页)
很快就到骄阳中学在月华小学堂招生考试的日子,考试分为三天,一天考一部分。 第一天在东堂大厅进行考核,上午7点半,坐满了六年级的近九十名学生,一年级时候入学的100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九十人。 可以看得出来,以叶堇瑜带队,其余另有6名骄阳中学的元师,月华小学的元师组长郏子墨和指导员戴沛蓝也站在一边。各班的班主任,有些在外面看着,有些也没过来。姜虹引所在月蓝三班的班主任吴红业就在外面,他是比较在意学生的升学成绩。即使这场考试没有他的工作,也在考场外面呆着 叶堇瑜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身干脆利落的简单装束,看起来有些古板的样子。她的声音很脆,吐字清晰,声音不大,但大厅里的每个人都能听得清,“各位同学,你们都已经拿到一个考试牌,上面有你们的考号和名字,这三天考试的时候,都要随身带好。” “今天考第一部分,考试时间为上午8点到下午5点,就在这个教室里考,桌子上有纸和笔,东堂旁边的侧厅就是味觉工坊,你们在这上学了六年,应该都很熟悉。一会出题之后,你们自己选择是在这里创作,还是去旁边的味觉工坊创作。” “中午12点到1点是午饭时间,在学校专门给你们划出的区域吃饭,不管是在考场,还是在食堂,都不要交头接耳,与同学说话,出现这种情况的即刻取消考试资格。有什么问题只能找监考老师。” “快8点了,我现在出这次考试的题目,花开。”说完把花开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发出一阵感叹的声音。 听到花开的题目,姜虹引感叹,许紫菱的运气真是很好啊,他转头看着许紫菱的方向,看到她脸上有意识地控制没有露出太多的笑容,眼里的高兴也掩饰不住,正看着姜虹引的方向。姜虹引意识到不好表露太多,赶紧转头看向叶堇瑜。 “只要是跟花开有关的味道,跟花开有关的诗词,歌曲,图画,都可以创作,数量不限,种类不限,哪个觉得可以答题一份内容了,可以到旁边这间房里用功法传递给我,我会根据内容质量记录评分。传递一份内容之后可以继续创作。” 叶堇瑜最后说道:“现在可以选择创作的方式了,需要去味觉工坊可以去了。” 说完,有大概十几个人起身走向旁边的味觉工坊,包括朱宏硕。 姜虹引呆在大厅的座位上,思考着应该创业的内容。 经过六年的学习,其实差不多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一个题目做出一首诗,一首词,一幅画,只是水平则相差很多。 也能写出一首歌,当然谱曲的水平并不高,但会写歌词了,一直哼着歌词,总会找到自己觉得好听一点的旋律,也算是一首歌曲了。毕竟,交作业又不用交纸质的歌谱,是用功法传递给老师。 其它学生应该是每样都试着写一份,或者对一种体裁特别擅长的,就多写几份。所以每一个学生交的内容估计都在两份以上。那姜虹引也不用担心拿出来的内容数量太多而成为太突出的一个。 姜虹引打算写一首诗,一首词,一首歌曲,而作画,味觉的内容没什么优势,就不做了。 姜虹引绞尽脑汁回忆了两个多小时,回忆起了最合适的三份内容。一首七言绝句《墨梅》,一首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一首歌曲《栀子花开》。 看着前面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同学,姜虹引真有说不出的感觉,他们实在太难了,比他前世的考试要求都高,那时候是写白话文作业都让人烦恼,这里的诗词,歌曲,都是很难写出精品的体裁,更是让人抓狂。 也有人运功进行元气实化,作为颜料,准备作画。就算之前做画过花草类的图画,也不许带进来考试,要求在考场上作画。姜虹引就看到段红波也作了一幅画,很可能就是他之前用过的《百花争艳图》。他的那首歌曲《桃花谣》,也是可以用来答题的,运气也是很好啊,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更好的内容来答题。 姜虹引开始运功,在器元宫里默诵《墨梅》和《卜算子·不是爱风尘》,默唱《栀子花开》,更熟炼和更了解内容本身,能在使用功法的时候有更好的效果。 上午都还没有人答题。 中午吃饭的时候,姜虹引把之前打草稿用的纸折叠好,带在身上,按照秩序领饭进餐。之前因为回忆自己要回答的内容,没有细想给他们三人的内容,只想到了《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这时候才想起,《踏浪》这首歌里有一句“山上的山花儿开呀,我才到山上来。原来嘛你也是上山,看那山花开。”也是很贴题的,从这看来,许紫菱的运气不是一般好啊。 下午两点多,已经有人陆续开始答题。在旁边的小教室里答题,老师没有公开分数,甚至排名,要不然其它同学在见到自己落后的情况下,很容易冲动,把珍藏的内容交出来。 老师的境界比学生高很多,承受学生的功法,会记住大半的内容,但估计也是看不上一群小学生创作的内容,就算家里有关系的,也不太可能会把好的内容拿出来,只为了一个小学升中学的一项考试得分。 但如果换成中学升大学的考试,那就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