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模组组合 (第2/2页)
节课的知识点,很好,还记得清清楚楚。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要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我必回答。 “很好,那边那个同学,对,就是你,戴墨镜的同学旁边那个。” 全季渊在张朔看叛徒的眼神中缓缓开口。 “顾名思义,单柱模式下,单个模组槽只能存放单个模组槽,像堆积木一样堆叠起来,在内视的情况下,会形成柱状物。” “回答的很好,那位戴墨镜的同学,我看你因为没有回答问题,一脸的懊恼,那么请你补充下,为什么我们用单柱模式,却不是其他模式。” 张朔人傻了,我怎么知道为什么要用单柱模式,书上讲了吗。 一脸懵逼的张朔慢慢站了起来,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但事实是如此的残酷,空荡荡的大脑完全找不到对应的记忆。 “不用站起来,坐着说就好。” 张朔又缓缓地坐下,他用无助的眼神环顾了四周,墨镜与面罩为他保留了剩下的尊严。 全季渊你为什么不看我,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们绝交! 眼看着最有可能帮助自己的人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张朔咬牙切齿,恨自己没好好学习。 他硬着头皮回答。 “我觉得并不是我们一个模组槽只能容纳一个模组,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只能让我们容纳一个模组。” “哈哈哈。”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全季渊也不例外,发出噗呲噗呲仿佛漏气的声音。 张朔顿时明白自己答错了。 郝仁也笑了起来,他没有批评张朔,而是看向了众人。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笑呢,因为他答错了吗?还是因为他回答的和书上的说法不同?” 看着嬉笑的众人收敛了笑容,郝仁补充道。 “你们现在课本上的说法是,一个模组槽只能容纳一个模组和多余的一些铭文,采用单柱模式的好处是,在融合模组之后,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剩余的空间来存放铭文,来加强实力。 那么为什们不能用剩余的铭文来形成第二个模组呢? 所以我觉得这位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有部分人如全季渊就露出了思考的神情,但也有人开口质疑。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剩余的铭文数量根本不足以形成第二个模块,所以这是模组槽限制了模组数量,而不是因为能力限制了数量。” 郝仁看向质疑的同学,点点头。 “有思考是好事情,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能够容纳的铭文数量是不同的,难道六千年来,所有人都只能够容纳一个模组,而六千年前的人,就可以容纳两个模组。” 质疑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张朔还在发呆,他还没从自己随口的一个回答中,就引起老师同学的讨论中醒悟过来。 这个时候,全季渊在旁边缓缓开口。 “老师,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殖装战士的模组槽数量集中在六到八个,八个以上的屈指可数,而现在,我们班,所有人的数量都是八个之上。 所以我认为,这是人类进化后所产生的结果,古人的模组槽数量少,但是模组槽空间大,而我们的数量多,但空间小。” 张朔在旁边一阵侧目,这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敢跟老师顶嘴,厉害厉害,我不如他。 “这位同学,你说的有点道理,我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全季渊。” “全季渊,我记住了。加一个积分。” 郝仁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全季渊的名字,随后在电脑上找了找全季渊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看的旁人一阵眼热。 “下课后还有兴趣讨论的同学可以过来和我讨论下,我们在这件事耽搁的时间有点多,现在我们回归正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