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望而生香,没有桂花的银芽 (第1/1页)
早上七点,家住乌衣巷附近的白领青年郑旭,起了个大早来吃早餐。 今天周六,原本在这初秋微凉的日子里,熬完五天班的他应该一觉睡到大中午。 但是为了自己喜爱的大rou包,他还是愿意起个早,大快朵颐之后再睡个回笼觉。 袁鑫一看他进店,就认出这个爱吃rou包的男青年。 “早,来啦,要点几个rou包?” 金陵大rou包单点6元一个,郑旭看了下菜单说道:“两个大rou包,再来两个打包,我明早热热就能吃了。” 袁鑫指了指收银台上贴的一张新通知。 “明日供应蟹黄大汤包,35/只,数量三十只,仅限一天,切莫错过” 郑旭一脸惊喜,咧嘴笑道:“哇靠,蟹黄大汤包,就是个头像手掌一样大里面都是蟹rou的那种吗?” 袁鑫想了一下:“就和靖江大汤包差不多吧。” 郑旭正在存钱凑首付,每天自己的开销尽量控制在五、六十元左右,基本没有什么娱乐上的花销。 看了下35一只的汤包,他打定主意,明天还是来一趟尝尝滋味,最多另外两顿省一些,买些手擀面,下锅一煮,舀上一勺老干妈也是一顿。 “那就不打包了,就两个金陵大rou包,再来碗甜豆浆。” 袁鑫打好收据:“总共16元。” 豆浆大rou包上了桌,郑旭连皮带馅就咬上了一大口。 面皮蓬松柔软,紧实咸甜的rou馅充满嚼劲,唇齿之间汁水满溢。 “唔~快乐,实在是太好吃了”,就这还睡什么懒觉,起来吃才是王道。 用汤匙舀上一口甜豆浆,一股nongnong的豆香味扑鼻而来。 这是鲜榨豆浆吗?这浓郁的豆香,应该不是豆浆粉之类冲出来的吧。 喝上一口,略带甜味,入口丝滑,这胃里一下就暖暖的,这甜甜的稠稠的滋味,真是让人身心舒适。 厨房里易辰已经没什么可忙的,这豆浆cao作简单,他新买了个豆浆机,只要提前一晚泡好黄豆,煮好之后放糖调味即可。 金陵大rou包也都蒸在笼屉上保温,客人随到随吃就行了。 点单上菜的事交给袁鑫,他拿了张小矮凳,坐在厨房,手里拿着一颗削了皮的土豆。 一旁架子上搁着手机,上面正在播放:指尖上的艺术之“土豆雕花”。 视频开场就表示:两分钟学会用土豆雕刻成月季花,一学就会简单实用。 这个视频易辰已经循环播放了十几遍,他觉得一学就废才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系统提示初级刀工技能:熟练度:891/1000,请务必再接再厉】 系统开启初级刀工技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熟练度越累积经验就涨的越慢,现在已经到了龟速的状态。 就好像游戏里,同一种怪打得越多经验就越少,只能寻求新的突破口一样。 “咔”,看着刚刚有点样子的花纹成型,手一抖,又给切坏了。 放下手里的小刀,把土豆丢进脚边的碗里,看着碗里几个被祸祸的奇形怪状的土豆,易辰轻呼一口气,看来最近是不愁吃土豆泥了。 伸个懒腰,袁鑫看他愁眉不展的:“视频那些就是看个热闹,你干脆买几本工具书好好学习,要有步骤的学习。” 易辰点点头,古镇上就一家新华书店,店面不大,主要以文具为主,几次路过也就进店的位置会摆几本畅销书。 “先网上看看吧,挑挑有什么好的。” 打开taobao网,易辰搜了一下,《厨师的四大绝技:大厨知识技能》看成还不错,加入购物车。 《图解料理刀:108种实用刀法》看着像武功秘籍,下一本。 《从零开始学果雕菜雕》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西瓜被雕成栩栩如生的四面花纹灯笼,让人一眼就觉得只要买了这本书,我也能够成大师。 一路浏览着搜索信息,越看越眼花缭乱,到最后连古玩玉器的雕刻艺术介绍都出来了。 退出浏览页面,易辰打算还是下午的时候去趟书店,直接挑选会好一些。 既然这么决定了,他把今天买来的绿豆芽,放到水槽里开始挑拣冲洗。 易辰回头对袁鑫说道:“鑫仔,把金桂银芽的木牌挂上去吧。” “好嘞,辰哥。” 这道金桂银芽有一阵子没上过菜单了,今天就做来换换口味。 说起金桂银芽,是典型的咸鲜风味。 金桂银芽的咸鲜风味是以鱼露为催化剂,鸡蛋和鱼露是绝配,鸡蛋本来也足够鲜了,再加上鱼露调味,简直好吃的要咬舌头。 这道菜炒完出锅,带着鲜劲儿的鸡蛋碎,轻轻巧巧地挂在豆芽上,豆芽还脆生爽嫩。 而且这道菜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无需再放味精,只要搓上一点细盐调味即可。 鸡蛋已经够鲜了,味精就不用来凑热闹了。 周末的午市会比平时增加些客流。 过了十一点,店里迎来了一拨小高峰的忙碌,幸亏午市只有一种套餐,不然易辰可就忙得四脚朝天了。 食客们已经渐渐习惯起小店每天随机推出的菜单套餐。 易辰看到唐老爷子和周大爷来了店里,抽出一点空,过去问到古镇除了新华书店还有哪里能买书。 “大书店好像就这一家。” 唐老爷子又思索片刻:“或者去文山巷的旧书房,那里都开了四代了,能淘到不少好书呢。” “特别是连环画,虽然是新印的,但都是按照老版本复刻,可不错呢。” 其他食客听到文山巷的旧书房,也是津津乐道。 “他家老板姜老先生得有百岁了吧?” “今年97了,前几个月还在迎宾楼摆寿宴,现在都四世同堂了。” “有福气,有福气啊。” “他儿子现在也退休了,就帮他打理着旧书房,改天我也去逛逛,淘上一套水浒,看着解解闷。” 小店里因为一个话题,一时气氛热闹起来,大家也都聊起自己以前在旧书房的趣事,透露出对以往时光的怀念。 午市结束以后,易辰照着从客人那里得来的各类信息,骑上小电驴去逛逛这历经四代的旧书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