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水为大海之时 (第1/2页)
不想离开的人都离开了,他们没有死,但脖间咽喉处却都有一道细微血痕。 血痕很浅,如同破了一层皮似的,却不致命。 这是叶渊的警告。 而那些想要离开的人,则默默拾起自己的长剑,归入剑鞘后,遥遥对着叶渊一拜,默然离去。 数把兵刃插在地面上,没有人捡,这是那些喉咙处留下血痕之人的佩剑…… 他们…不敢去捡…… 今夜过后,道家天宗无妄子之名,将会响彻七国! 天人剑客,与北冥子交手互相问道的一位……狠人。 。 与之一起的,还有在众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那一势御剑术。 …… “怎么样老头,我的御剑术,比你的要强吧!” 叶渊美滋滋的看着沉默不语的北冥子,挑眉问道。 重归安静的红木屋前,北冥子跪坐于叶渊雪女二人对面。 听完叶渊的话,北冥子抬手抚了抚胡子,却又在即将触碰到下巴时,不留痕迹的变成揉了揉眉心。 幽幽一叹,北冥子开口道:“你小子是怎么练的?怎么什么道术到了你手上,都能被你练出花来????” 受时代缘故影响,“道”的存在感一日弱于一日,在北冥子的推想中,可能终有一日,时代会变得再也无法支撑刀剑修行,一切都归于平凡。 可这件事对于叶渊来说,好像并不存在。 所有的“道”在他身上,都是与日俱增,一日强于一日! 这就很让人无奈了~~~ 叶渊闻言哈哈一笑,颇为得意的说道:“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雪女捂嘴轻笑,如铃铛一般的声音让叶渊心情大好。 “老头,我也不跟你废话了,我要建一座学宫,断百家命脉!”叶渊正了正身子,目光炯炯的盯着北冥子,一字一句的说道: “为天下太平!”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八百年战乱的一切原因,在叶渊看来都是因为诸子百家。 虽说百家的学说发展对于时代的进步至关重要,可问题是,在百家印证自己的学说理念后,最终苦的却是天下苍生黎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皇权由刚建立时出现的绝对权威渐渐发展到对分封各地的诸侯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之后,各诸侯列国积极图谋发展与壮大,因为随时存在着各国互相竞逐、互相攻伐的可能,各自为战,诸侯国之间时时刻刻出现了生死存亡的较量,从而在上层的统治者中间出现了对治国良策和国与国之间的计谋运用的大量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的生死存亡的较量导致了思想界的活跃。 现实的强大需求刺激了思想界的活跃,民间很多人独立思考,从各种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有影响的主张。 其中,有一些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得到不少人的认同和追随,形成了多种学术和思想流派。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认为周朝那个时期分封了四百多个诸侯列国。 而到了战国时候,只剩下二十多个,其中,最大的只有七个。 这便是战国七雄说法的由来。 战国七雄时期,称霸与图存的压力更重,国与国之间各种计策和谋略的运用与较量更激烈,思想争鸣也更大。 诸子百家就在此时彼此相互诘难,却又取长补短。 可谓一时盛况空前。 而在这种盛况背后,叶渊却发现了玩弄天下的血色…… 一家之人,其下子弟为印证自身理念,你入秦来我入赵,你去韩国我去楚…… 兵家主战,不断劝说君主动兵。 儒家尊礼,便主张以仁治世。 纵横家玩弄人心,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是没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口说无凭,唯有借助乱世方能一明真理! 可以说,诸子百家的盛大,完全是建立在血淋淋的百姓枯骨之上的。 要太平,就要先断了百家,彻底汇聚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法为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