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两个铜球同时落地  (第2/2页)
知晓《力学》上说两个铜球同时着地原理是自由落体运动。    两铜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两铜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和质量无关。”    什么自由落体运动、什么重力、什么空气阻力,什么质量的。    刘病已有点迷茫。    刘进倒是有点意外的惊喜,刘弗陵知晓这些概念,显然要不是天赋,要不真的用心钻研了。    无论是哪一种,刘进都觉得刘弗陵在力学上是一可造之材。    当即欣喜的对刘弗陵说道:“你可愿钻研力学?”    刘弗陵听此,眼中仿佛有光,拼命点着头。    刘进笑道:“那好。从明日起,我便令我表兄来给你二人上课,学习《力学》知识。”    “真的吗?”刘弗陵简直不敢相信,刘进莞尔一笑,“那岂能有假?    对了,六皇叔,病已的蒙学可上完了?”    刘弗陵点点头道:“已经学完了。蔡先生正在给我们讲经典。”    所谓经典之中的“经”,乃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中的“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经典之中的“典”乃是指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然不管经典作何解释,蔡义一儒者,定然给二人传授的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并非全部都是糟粕,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甚至可以说是能与时俱进颇为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学说。    然而其迷信的一面、等级森严、禁锢人的思想性一面确实也限制住了人的发展。    刘进历来觉得不能偏听偏信,当博采众长。    当即决定除力学之外,还当让刘弗陵、刘病已学习法家、道家、兵家、农家、纵横家等等各个学派的东西。    不能仅仅局限于儒家之中。    想到这,刘进对已经下来的那侍从说道:“你稍候和治书张安世说一声,令他留意一番先秦诸子百家的传承之人。若有在京中者,可上门拜访请他们来琅琊王府与我见上一面。”    侍从一听,看了一眼刘进,低头拜道:“唯。”    说完,刘进一边给刘弗陵答疑解惑,一边回屋了。    见东方文君生子了,也不知王翁须是有危机感还是怎么回事,是夜对刘进是曲意逢迎。    亏了刘进跟着淳于辛夷学了许久的房中术,不然真的要大败而归了。    许是传承自彭祖的房中术真的有效,第二日,刘进颇有点神清气爽的感觉。    他先是修书一份给了史高,邀请其来给家中的刘弗陵、刘进二人以及二人的陪读进行讲学。    接着便前往了大司农赵过的府上。    刘进接到消息,昨天,大司农赵过已经从颍川郡回来了,且已经向皇帝刘据述职过了。    今日,刘进前往大司农府上,一来算是为大司农接风洗尘,二来便是向大司农了解一番消息;三来便是探讨一番下一步当如何做,做什么。    这一次前往,刘进先是送上的拜帖。    大司农收到拜帖之后,早早便在大司农府门口等待着了。    等看到刘进的马车前来,大司农赵过便迎了上去。    刘进从马车下来,大司农赵过便对刘进行礼拜道:“过见过琅琊王。”    刘进赶紧对大司农虚扶着道:“大司农不必多礼。”    大司农方才直起身来。    刘进拱手对大司农拜道:“大司农领父皇之命,前往颍川郡,自是辛苦了。    今日前来便是为大司农接风洗尘。”    大司农一听,拱手回礼道:“殿下有心了,且去屋中说。”    两人方才进入屋中。    待坐定,有人奉上茶水,两个人边饮茶便谈论。    刘进不禁问道:“前些时日,你来信,说了一番颍川郡情况。    然我依旧有些疑问,还请大司农解惑。”    大司农赵过点点头,饮了一口茶水道:“殿下且问。”    刘进开口道:“此前你言,颍川郡的郡府耕牛本该租借给下户,但却有相当一部分租借给了上户及中户。    不知其中占据了几成?    除此之外,在籍的颍川田产与实际田产差距有多大。    中户、上户占据本次太仓入库粮食的情况如何。”    听刘进发问,大司农赵过稍稍思考回答道:“回禀殿下,据臣查看,至少七成以上租借给了上户及中户;    颍川在籍田产与实际田产据臣估计,不再籍田产至少占五成;此次太仓入库、中户、上户占据当在七成左右。”    刘进听此,心中一沉,心中默默想着:“难道土地兼并现在就如此厉害了么?”    看刘进面色不好看,大司农也没再说话。    若是依照大司农所说的,恐怕此次农业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并非普通农民,而是田多、耕牛多的世家豪强。    他们有地,代田法能令他们产更多粮食,最低粮食收购价格能够保证他们的粮食不掉价,更有价值。    如此一来,自然要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这种情况之下,若长此以往,世家大族的利益与大汉整个国家利益相一致还好说,但若是地方上,世家利益与大汉整个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起兵造反的便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这个问题不得不重视。    刘进依稀记得当时上历史课的时候,关于地主阶级的定义是这样的: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    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分与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唐宋之后的地主阶级的情况,刘进不关心,也不关注,但在大汉世家大族便是大汉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刘进不得不关心,不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