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_第二百一十九章 讨论谥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讨论谥号 (第1/2页)

    第219章讨论谥号

    当然,这些感悟此时刘进自然不会说什么,现在刘进最为重要的便是要当好孝子。

    此时大鸿胪已经持竹符节前往各郡国报告皇帝刘驾崩之事了。

    不日,各诸侯国、附属国以及匈奴等诸国均要派使节前来吊唁。

    在此期间,刘进跟着招呼,给大行皇帝举行小敛。

    又过了三日,众诸侯国和外国使者均已经全部到齐了。

    便开始举行大敛仪式了。

    如同汉武帝驾崩时候一样,其流程也差不多。

    是夜,夜漏用尽,众朝臣入未央宫殿中。

    五官中郎将、左右虎贲军、羽林卫,其仆射领着自己将部,手执虎贲戟、屯兵在前殿端门陛左右两边,中黄门持兵器在陛殿之上。

    大鸿胪设九宾,并和九宾一起站在前殿之下,

    谒者引着诸侯王及使者立在殿下,西面北上。

    宗室、诸侯、及外戚关内侯等在他们后面,也是西面北上。

    谒者引着三公,就位,在殿下北面。

    中两千石、列侯次两千石;六百石、博士等在三公的后面。

    群臣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

    捧着策书、掌印玺等在后。

    奉常张贺跪在地上,道:“哭。”

    大鸿胪领着九宾道:“哭。”

    众人哭一阵子。

    少府跪地拜道:“请就下位。”

    众人方就下位。

    如同《礼仪》之上记载的,众人按照奉常的指引给大行皇帝刘据礼拜着。

    待礼拜进行到一半,三公奏请《尚书顾命》。

    此流程与当年汉武帝驾崩后,太子刘据继承皇位形式几乎一样。

    丞相田千秋对刘据拜道:“琅琊王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当效《尚书.顾命》,请殿下继皇帝位,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

    琅琊王刘进听此,深吸一口气,面带悲戚起身道:“可。”

    听此一言,群臣皆从殿中出去换衣服去了。

    汉武帝驾崩之事已经说过,古之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刚刚所举行的大行皇帝刘据大敛乃是凶礼,现在皇琅琊王刘进登基为皇帝乃是嘉礼。

    穿着丧服举行嘉礼自然是不妥的。

    因此众人要将丧服换成吉服,回还到自己原来位置。

    接下来应当是由大司马大将军进行的。

    然,当年汉武帝驾崩的时候,大司马大将军便空缺,此时大司马大将军依旧是空缺。因此依旧还是由丞相田千秋代替大司马大将军升阼阶之上,在大行皇帝刘据的灵柩北面拜下。

    此前,汉武帝驾崩时候是由驸马都尉金日磾拿着的遗诏已经给尚书令。

    尚书令跪地捧着遗诏递给丞相田千秋。

    如今还是由已经成为了光禄勋的金日磾负责这项事情。

    田千秋接过策书站起来。

    奉常张贺在其下道:“跪。”

    大鸿胪及九宾传话:“跪。”

    众人尽皆跪下,只有在阼阶之上的丞相依旧还站着。

    丞相将遗诏取出,念了起来。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武帝攻伐外敌,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朕在位二载有余,所行之事,不过是休养生息,仰和天命。

    朕之后,琅琊王刘据当嗣朕位,望琅琊王嗣位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毋乏武备。”

    琅琊王刘据听此,心中又是激动又是难过,伏地痛哭道:“唯。”

    此时琅琊王刘进起身上阼阶之上。

    尚符玺郎跪地双手捧传国玉玺给丞相田千秋。

    田千秋双手接过传国玉玺,跪地将传国玉玺授予琅琊王刘据。

    刘据双手捧着传国玉玺,心中异常的激动,此时时刻,他便是整个大汉的皇帝了。

    系万千百姓与一身,刘进感觉自己的肩头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

    但一想到在这个位置之上能够加快历史的演进,推动历史的进程,刘进却又觉得豪情万丈。

    丞相田千秋照着《尚书.顾命》中的言语说道:“皇帝凭玉玺,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汉邦,率循长安、燮和天下,用答扬高祖、文、武皇帝之光训。”

    此时已经不是琅琊王而是皇帝的刘进再次学着《尚书.顾命》之中的言语拜道:“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琅琊王刘据双手捧着传国玉玺,即皇帝位。

    然仪式尚未结束,中黄门手捧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递给丞相。

    丞相手捧三具下了阼阶,领着众人在阼阶之下对众人喊道“琅琊王即皇帝位,拜。”

    众臣子听此,皆伏地拜道:“万岁!”

    按照规矩,新任皇帝当大赦天下,刘据也自然也颁布了登基之后的地一道诏书,也是第一道大赦天下的诏书。

    与此同时,令人传诏开城门、宫门,将在未央宫外所屯的卫兵各回其营。

    众臣子则纷纷散去,换回丧服,继续举行大行皇帝刘据的丧礼。

    丧礼其余的流程继续,但此时刘据的身份已经完成了转变,有原来的琅琊王变成了皇帝,以皇帝身份继续接下来的仪式。

    然繁重的丧礼仪式令刘进颇为不满,说来仪式不仅劳民伤财,还带来了不良的风气。

    尤其是建造陵寝,有时候一建造就是要建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大行皇帝刘据是他爹,即便是刘进不想,但上来就给大行皇帝进行薄葬。

    即便是刘进是皇帝,但一口不孝的大帽子定然也被扣在他头上了。

    因此虽然不满,但刘进还是按照规矩,给大行皇帝刘据进行了厚葬。

    但他却也已经下定决心,未来定要从他开始立下规矩,死后便薄葬。

    坚决杜绝未来劳民伤财的厚葬行为。

    当然,这事情得容后考虑。

    丧礼结束次日,二十七日服丧尚未完毕,新登基的皇帝在宣室殿举行了第一次朝议。

    本次朝议的议题为给大行皇帝刘据定下谥号。

    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