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丞相请辞 (第2/2页)
汉丞相,都把能否用人作为自己的本职。不过,丞相的用人权限于将相以下,如果荐举将相则为越职。 三是案事不请,先斩后奏。西汉丞相,可以不经请示皇帝,直接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相应事务。对于可处死刑的案件,丞相可以先斩后奏。例如,丞相田蚡,“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上曰:‘此丞相事,何请?’”景帝时,丞相申屠嘉认为内史晁错有罪,请杀晁错,景帝不准。“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从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错乃请之”来看,先斩后奏为丞相职权所允许。 四是领国家计簿,掌户口土地图书。按《汉书·匡衡传》所载,丞相要负责“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 四是考课官吏。汉代对官吏的考课实行上计制度,在中央,由丞相和御史大夫负责受计。“考绩功课,简在两府”。对地方郡国长官,“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 五审理京畿上诉案件。凡京畿各郡上诉案件,由丞相负责审理。 其职权从人、财、军皆有之,谁当皇帝谁不忌惮? 刘进也不例外。 桑弘羊一听,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 他正处于五十多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他想来,若是谨小慎微一些,在丞相位置上干到死,真真正正的享受后半生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那种感受。 然其梦想落空了,即便是当了丞相,恐怕也只能最多干个十多年了。 但无论别人怎么想的,田千秋却是感动的老泪纵横,伏地拜谢道:“老臣谢过陛下恩荣。” 刘进起身虚扶一下令田千秋起身,方才道:“田丞相,在丞相离任前,朕尚有一事当请教丞相。” “陛下请吩咐。”田千秋问道。 刘进先是看了一眼桑弘羊道:“若丞相离任,丞相这之职,谁可代之?” 田千秋道:“老臣以为御史大夫乃丞相之贰,御史大夫桑弘羊任职以来,功绩卓着,定可胜任丞相之职位。” 刘进一听,点点头,心道:“这老头还行,也不枉我给你机会给桑弘羊卖个人情。” 他直接说道:“既然如此,丞相田千秋卸任后,由御史大夫桑弘羊接任。 诸位可有异议?” 众官员一听,皆是拜道:“悉听陛下吩咐。” 刘进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御史大夫便缺席了,诸位议一议,九卿之中,谁堪任御史大夫一职位。” 然等刘进说完,众人却又一个个鸦雀无声了。 这御史大夫之位,九卿之中就没有一个不想当的。 三公和九卿可差着事呢。 三公可是万石、而九卿即便是两千石里面的中两千石,但依旧还是两千石。 且面对三公,三公对皇帝行礼,刘进得站起来,以显示对三公的尊重。 可以说方方面面,虽然有“三公九卿”并称的叫法,但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还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他起身拜道:“不知陛下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也体会到了,刘进和孝武皇帝以及刚刚去世的孝康皇帝风格颇为不同。 若是以前,三公九卿有空缺了,孝武皇帝便一言以决之。孝康皇帝会主动提出人员,以供众人参考。 然到了刘进这里,他不先说出自己意属谁,竟然鼓励众人参与到选人用人之中。 风格颇为不同,甚至众人都不适应。 刘进道:“御史大夫乃丞相之贰,不可不慎重。 九卿之中资历浅薄之人不可,循吏升迁而无功者不可,不通农事不可,不知变通不可。” 众人一听,盘算了一番,不就大司农赵过最符合要求了么。 当即便有一人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大司农赵过符合陛下要求,当由其为御史大夫。” 其他九卿一听,皆面色不甚好看。 刘进这时候还给桑弘羊问道:“不知此人提议可否?” 桑弘羊听此,拱手拜道:“臣以为也当是大司农赵过。” 刘进一听,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大司农赵过任御史大夫。 至于大司农空缺之人,容日后再行讨论。 诸位可还有其他事务,若无其他事务,今日朝议到此为止。” 众人相互看了看,发现并不需要讨论其他事情了,朝议便正式结束了。 朝议结束,丞相田千秋刚坐上自己儿子的小车,准备回去。 然却被御史大夫桑弘羊给叫住了:“丞相且慢行。” 丞相田千秋一听,令自己儿子田顺停下车。 御史大夫快步跟过去。 他先是行礼拜谢道:“多谢丞相高风亮节,激流勇退。” 丞相田千秋却摆摆手,神情之中颇有智慧的说道:“不必谢我,陛下已登基,老朽便欲辞官了。” 御史大夫桑弘羊一听,瞪着眼看着田千秋,他一脸的不解。 丞相田千秋说道:“陛下与孝武皇帝、先帝皆不同。 孝武皇帝有韬略,其对臣子之要求乃是众臣子当依照其意志行事。 先帝则是宽厚,若不犯错,便有轻微反谏,若言之有理,先帝当改之。 然陛下在皇孙之时,便深度参与时任太子起兵之事情。 且聪慧异常,有神机莫测之能,如造纸、印刷术等。 其有强烈的做事之心。 然我之为人处事,多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如此一来,定不符合陛下心意,一次两次尚可,然恩宠亦是有限度,当老朽数次令陛下失望之时,若想退场,恐便不如今日体面了。 因此自陛下登基,老朽便早已经谋划请辞之事了。” 到了朝堂之外,丞相田千秋也说出了自己请辞的真正原因。 御史大夫桑弘羊听丞相田千秋一言,思考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刘进果然不愧为搞事小能手和发明小能手。 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干活,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有点心中没底。 当即桑弘羊再次向田千秋拱手拜道:“丞相,可有何言语教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