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和亲利弊 (第1/2页)
第251章和亲利弊 安排完毕,刘进摆摆手令霍光离开了。 霍光回到的大司农府便开始清查土地名册上的情况去了。 而此时尚书令张安世来向刘进禀报道:“陛下。护鄯善以西使者有信来报。” “哦?快呈上来。”刘进赶紧说道。 显然护鄯善以西使者已经收到消息后,对于刘进询问的原太仆,现出使西域诸国的使者上官桀的情况汇报至朝廷了。 “唯。”张安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捧着信报递给了刘进。 刘进将信报打开,其上面的泥封尚未启封,一看便知晓信报未曾被人打开过。 刘进迅速浏览了一下信件,信件之中写了上官桀到西域之后所做的一些事。 可能是因为之前莽撞轻忽,导致九卿之一的太仆职位都被撸下来了,甚至还差点性命不保。 这上官桀到西域诸国之后竟然颇谨小慎微,目前尚未取得什么像样的成绩。 看到此,刘进颇为失望。 为何要安排上官桀前往西域,不就是看重其孔武有力,性格莽撞,想在西域搞点事出来么。 然而,谁知道上官桀到了西域之后竟然仿佛好斗的公羊被阉割之后一样了,竟然变得谨小慎微,甚至有点畏手畏脚的感觉。 许是觉得在西域诸国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绩,上官桀不太甘心,竟然领人继续向西,前往乌孙去了。 这乌孙国还在西域的西边,当年,匈奴势大,汉武帝欲联合西域被匈奴欺辱的国家结盟共同对抗匈奴,因此派张骞出使西域,自此之后乌孙便与西汉有了联系。 后汉武帝元封六年,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时任乌孙王猎骄靡表示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 后猎骄靡身死,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到乌孙不足五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刘细君便去世了。 细君公主去世后,汉武帝天汉元年,又安排了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昆弥军须靡。 军须靡死,其从兄弟肥王翁归靡继位,她依乌孙俗改嫁,生3男2女:长子元贵靡,次子万年,三子大乐;长女弟史,次女素光。 距离解忧公主入乌孙已经有接近二十年了。 “和亲!” 一个令刘进感觉颇为屈辱的词语出现在了刘进的脑海之中。 其有具体的含义,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大汉的和亲政策开始于汉高祖刘邦时期。 刘邦伐韩王、拔娄烦,出雁门,与单于战于平城,率骑兵轻出被困在白登,但白登解围之后汉军仍追亡逐北,将匈奴势力逐出忻定盆地和晋中平原。 此战匈奴丢失了半个山西,被迫在平城、雁门左近与汉军形成拉锯之势。 然冒顿单于屡屡侵扰大汉北边。 刘邦问计刘敬,刘进献策刘邦:“我大汉天下初定,士兵皆不想再战了,与匈奴交战,恐怕不一定能武力征服。且冒顿杀父自代,纳了其父亲的妻妾,从这家伙行事来看,无情无义,不好搞,恐怕陛下你搞不定,因此我觉得不如长远谋划,等他死了之后,将匈奴留给后人解决为好。 至于目前不如用一些权益之计策。如陛下你如果能将长公主嫁给他,并且献上封侯的嫁妆,定然能够令冒顿单于心花怒放,然后立长公主为阏氏,以后有了孩子,定然是匈奴继承人。以后每年给匈奴一点大汉的岁币,多令孩子来大汉看看,到时候令大汉的饱学之士教导其礼仪。冒顿在的时候,冒顿乃是陛下的女婿。冒顿便不再,孩子登基,那陛下的外孙不就成了匈奴单于了么。从来没听说过外孙敢和外祖父相抗衡的。 若是陛下不愿意令长公主去,令宗室女诈称呼公主也行,但就怕被匈奴知道了,不立其为后公之主,没啥用。” 刘邦采用其建议,终究还是没舍得让自己闺女去,而是遣了宗室女和亲冒顿单于。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猎骄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 屈辱的和亲史便从此开始了,一直到如今。 时间拉的久一些,两千年后的人重新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诚然,刘敬所献和亲之策,其中心思想乃是以经济援助开路,继之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最终达成同化匈奴民族于中原礼乐文化之中的目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此暴露出了这位西汉初年最杰出的战略家和设计师对敌邻的隔膜。 事实上,匈奴民族对保存自身的文化独立性有较强的意识,并能自觉对抗汉朝的文化渗透。 当年坚决不愿意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对汉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的中行说就曾给匈奴线上计策:“匈奴总人口不足大汉的一个郡,之所以强横,就因为和大汉衣衫食物不同,因此从来不仰视大汉。 然而如今单于喜好大汉的物品,让大汉不过花了点小钱,就令整个匈奴尽数归了大汉。陛下应当将大汉送来的衣物,仍到荆棘之中,继续穿着匈奴服装,将大汉的事物扔掉,继续饮匈奴的马奶酒才是。” 如此糖衣舔干净,炮弹送回去的态度,怎么可能将匈奴同化? 而且在刘进看来匈奴劫掠边境乃是和大汉的结构性矛盾,和亲不和亲的有什么关系? 若是匈奴吞的下你,伱再怎么和亲也无济于事。 若是匈奴灭不了你,你不和亲依旧是灭不了你。 且和亲之时定然会携带很多嫁妆,这行为和资敌有什么区别? 要说和亲的用处,不能说没有,也只能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战时,稳住对方,给自己预留发展时间,以图反击;和平时是安抚对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