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1/2页)
第257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然,所在职位不同,立场也不同。 紧接着,大司农霍光看了使者两眼,起身对刘进说道:“臣请乌孙国使者回避。” 刘进一听,微微颔首对少夫及元贵靡两人说道:“你二人乃朕宗室后裔,便是刘家人,太皇太后、皇太后皆在宫中,是为长辈。 晚辈岂有不看长辈者? 朕以为你二人当探望一下长辈。 你二人以为如何?” 显然,刘进便是为了不让大汉朝廷上的政策商议过程为外国所知,特意给他们二人找的一个台阶。 少夫、元贵靡对视一眼,颇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陛下说的是,我等着便前往太皇太后、皇太后处,探望长辈。” 刘进点点头安排道:“来人,且送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子女去觐见太皇太后、皇太后。” 一黄门出列对刘进拜道:“唯。” “二位皇眷且随我来。”黄门走到少夫、元贵靡两人身前对两人点头哈腰的说着。 刚刚刘进已经点名了,他们是作为宗室出嫁的女子的子女身份去觐见太皇太后及皇太后的,自然此黄门也不敢称呼他们为使者,因此便用了皇眷这个称呼。 显然即便是作为无根之人的黄门这个几乎每个男人都不会想的行当也是卷的异常厉害的。 此黄门能瞬间想到这其中的弯弯绕,虽然算不上多大事儿,但显然起码察言观色,待人接物这一块的天赋不算低。 对人有所求,两人虽然是宗室所出女子的子女,但更是乌孙国的使者,因此自然也不敢托大。 少夫、元贵靡二人对领路的黄门拜道:“那就麻烦阁下领路了。” 待少夫、元贵靡二人离开,朝中尽皆大汉之人,大司农霍光方才说道:“陛下,臣以为协助乌孙弊大于利。 臣为大司农,仅从财税角度说上一说。 陛下自登基后,接连发布了鼓励婚育之律令、木路建设之事、人才选拔之事、太仆师苑新建之事、大汉将士甲胄武器换装、楼船将军行军瀛洲等。 纵然陛下亦是开了玻璃、酿酒等财路。 然花钱之处激增,故新财路难以覆盖新花钱之处。 且从财税角度,与乌孙国交好,其乌孙国可为我大汉带来多少钱财? 若是商贾,此亏本之买卖。 因此,臣持不同意见。” 紧接着大鸿胪苏武却站出来反驳道:“大司农此言差矣!陛下子万民,岂能如卑贱之商贾仅仅盘算金钱之得失。 有乌孙,乌孙与匈奴作对,便可牵制匈奴兵力,固令匈奴不可全力与我大汉对峙。 无乌孙,西域诸国皆势不及乌孙,匈奴定当得寸进尺,谋划西域其他国家。 若西域为匈奴所得,我大汉当面临西、北两方均与匈奴对峙之局面。 如此一来,岂不令我大汉更加被动?” 大鸿胪苏武果然是当过使者的人,简单的一分析形势,众人纷纷点着头。 刘进向下望去,显然发现赞同相救乌孙的占据大多数。 刘进便对大司农道:“大司农除担心钱财不足外,可还有其他要补充的?” 大司农霍光略微一思索,摇了摇头。 刘进又问道:“诸公卿可还有对出兵协助乌孙持反对意见者?” 众人相互看了看,纷纷摇了摇头。 见此刘进拍板道:“乌孙乃我大汉姻亲之国,且乃是我大汉牵制匈奴之助力。 朕与诸位所想一致,不可不救! 然当如何救,尚需商讨一番,诸位可有良策?” 如此,此朝议便定下了发兵相救乌孙的调子,接下来便是商讨相救乌孙的方案了。 后将军商丘成出列道:“陛下。解忧公主上书欲令我大汉出兵相助。 臣以为定然不可直接出兵乌孙。 一来,我大汉相距乌孙,尚有楼兰、鄯善等西域诸国,路途颇远。 出兵乌孙,长途跋涉,便是修整,以疲敝之师击以逸待劳之师,此取死之道。 二来,恐乌孙亦不愿令我大汉将士前往。” 那是自然的,若是大汉的将士前往了乌孙,到了那里的人又岂能轻易的撤回来? 而有外国将士一直呆在本国之中,恐怕本国的国王睡觉都睡不好。 然刘进听此,却对后将军商丘成道:“后将军,此乌孙求救与我大汉,非大汉求救与乌孙。 莫要说我大汉将士前往乌孙,便是击退匈奴后,我大汉将士驻留乌孙亦是应该。” 后将军商丘成没说话,拱了拱手。 然而,刘进也知道,有些事,欲速则不达。 饭要一口一口吃,而谋求乌孙国有大汉将士驻扎,便是步子漫的有点大,容易扯淡。 太仆常惠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当行围魏救赵之策。可遣将士出敦煌,作势扫荡匈奴腹地。 如此以来匈奴定当撤兵。” 听此一言,众人纷纷点点头。 刘进思索了一下却摇了摇头道:“如此,令我大汉将士疲敝无所获,不可不可。” 典属国赵充国倒是站出来道:“殿下,昔日征伐匈奴,皆令西域小国出人出兵。 臣以为可依照惯例。” 刘进不可置否。 众人纷纷又提出不同意见。 而刘进眉头紧蹙,他脑海中则是思索着如何利用此次相救乌孙的机会,谋取利益最大化。 听着众人的意见,刘进又结合了自身的思考,过了片刻,对众人缓慢的说道:“诸位。此朕之所想,以供诸公卿参考。 此番相助乌孙,定然不可仅从相助乌孙就事论事考虑,当从我大汉与匈奴相争考虑,甚至更高维度,从我大汉统治角度考虑。 因此,思路不可狭隘。 基于此,朕以为当思索采取何种方式,当取得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 朕且抛砖引玉。 此番相助乌孙,从最为理想角度考虑,乌孙成我大汉属国。 然,此条件颇难达成。 因此退而求其次,便是加强我大汉在西域的统治。 自孝武皇帝《轮台诏》后,对西域,我大汉势力收缩,而匈奴势力扩张。 正是因此,令匈奴抓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