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悲怆!  (第1/2页)
    邺城乃魏地故都,汉末时期,魏王曹cao曾受封于此,筑有铜雀台,至今遗址尚在,就在城外数里。    国朝之初,朝廷曾斥资做了一定的修复,大概复旧时模样,是邺城本地最为著名的游玩之地,外地人来此,大概都要去游玩一番。    若说本地人百分百都去过,或许会有些夸大,但若说有超过一半的人去过,却是绝对不含丝毫水分的——至少在座诸人,是绝对都去过的。    那里尤其受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每年的中秋时节,太守还会在那里大宴宾客,一时间汇聚整个邺城的文人名士,向来都是北地最为知名的雅会之一。    便在平常时候,也经常有本地豪族在那里叠帐做宴,从城内带了一应器具过去,一帮名士们纵酒高歌。    可以说,铜雀台对于在场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绝不陌生的。    乃至于,《登铜雀台歌》这个诗名,在邺城本地的名士诗人们那里,也是几乎人人都写过好多次、用过好多次的名字了。    连上星之作都有不少。    陆洵去过铜雀台,甚至写了诗,都并不奇怪,但是……就这么就又要「初读」了么?连着来?    也不知道会是几星之诗?    为什么好像显得那么的……不够郑重呢?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霎时间,这堂内又青气顿起,且一下子就变得比刚才还要浓郁几分。    这个时候,众人都顾不得诧异了,赶紧都纷纷闭上眼睛。    还真要这么来么?    看来是一首比三星要高的诗?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轰的一下,蔡瑛只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几乎控制不住要打个寒颤,当陆洵那边的最后一句念罢,她当然是顿时便得知,这竟是一首五星之诗,但与此同时,她来不及惊叹,那份量大到了一「小悟」的惊人「文气」,便已经第一时间灌体而入——霎时间,她只觉得寒毛直竖!    太多了!    太猛了!    饶是自己天赋算不错,平日里苦修旬月之所得,都难有一「小悟」,而现在,这么多的「文气」就这么随着陆洵的话语声落,直接就被打入了身体!    这一刻,即便蔡瑛向来算是冷静自持的那种性子,也是不由得差一点儿就要失控——那是一种交织着幸福感与感激、崇拜等各种复杂情绪的感觉!    一首五星之诗的「初读」会,他居然就这么办了!    居然让自己都有份与闻!    自己于他,能帮了多大的忙?施了多大一点好处?    竟能得到如此的恩遇!    这可是一首五星之诗!    这天下间,已经多久不曾出过五星之诗了?    大约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了吧?    而我,居然能有幸参与了一首五星之诗的「初读」!    要知道,「初读」之所以重要,被世上的修行者们普遍重视,固然是因为它会一次性的给予很多「文气」,而更关键之处在于,这等于是直接获得了原作者的「讲解」,直接获得了他传递过来的对这首诗的体悟!    那是原作者的体会!    那是一首诗的本源之意!    这样的传递,对于以后继续去领悟这首诗,是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大好处的!甚至于,如果以这首诗作为下一阶段的本源诗作的话,自己的修行速度,都会得到极大的加速!    因为得到作者的传授和讲解之后,自己已经得到了这首诗的本源之意!    那种体悟与理解的深度,绝不是通过自己的诵读,就能得到的!    而现在,自己毫无疑问获得了这首五星之诗《登铜雀台歌》的本源传授!    以后完全可以拿这首诗作为接下来的本源诗作,去进行体悟和修行了!    那会让自己的修行进度一举加快!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